资源简介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课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校兴宁市水口中学授课教师彭峰课型综合实验探究课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八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安排该节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上一节“电功率”的概念,再次加深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电学各主要仪器的能力,以及正确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实验的能力。学情分析初三(2)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即使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都还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②从实验中再次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③巩固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明确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体验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它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而改变,并发现其变化规律。②学生通过本实验探究的评估交流环节,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尝试用已有知识去解释某些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生能认识到用电器正常工作和不正常工作对电器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和节约用电的意识。②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讨论、评估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以及培养创新精神。重难点①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实际)功率。重点:②电压对用电器功率及工作状态的影响。③科学探究的能力。难点:设计实验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评估交流能力。教法根据学生学情以及教学内容的上下衔接关系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分析和讲解法。学法引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探究电学实验的学习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定义、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安排一、复习、设问、引入新课(3分钟)1、复习旧课小灯泡的规格如何理解?2、创设疑问①小灯泡任何时候都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吗?②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其功率是一样的吗?其亮度是不变的吗?③我们该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3、引人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以上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第八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提出问题(1分钟)①计算电功率的公式有哪些?②根据这些公式可以找到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吗?准备实验(15分钟)①实验目的和要求:课本46页②实验原理:P=UI③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④实验电路: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器材来画电路图,教师指导修改⑤实验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制定,教师检查修改⑥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连接电路的时候⑦实验结论:由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进行实验(8分钟)让学生上讲台来演示实验过程,提醒下面的学生要注意观察,看他们有没有做出的地方。收集数据(1分钟)让学生把实验数据填入小黑板上的表格中。处理数据(3分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评估交流(7分钟)反思与讨论:①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②在设计实验及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感想,发现了什么问题?③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故障,该如何排除?④大家对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个实验还存在什么疑问?⑤针对农村晚上用电高峰时,家里的灯泡不太亮的情况,分析其原因?⑥对于正确使用用电器有何建议?三、课堂小结、作业(2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了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操作技能,锻炼了设计实验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更充分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是错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最后请同学们把这节课的实验写成实验报告并完成物理实验册:第38页的2、3、4,第39页的5。板书设计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2、实验原理:P=UI3、实验电路图:4、实验表格5、实验结论:(1)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2)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实际功率就越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