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从闪电谈起【学习目标】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和摩擦起电的方法2.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3.能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验电器,说出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了解静电感应和摩擦起点的原因【学习重点】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习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自主学习】知识点1.电是什么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总结: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的现象。现象: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总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知识点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2、尖端放电。知识点3.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1、验电器的构造:。2、验电器的原理是:????????????,作用是。知识点4、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应用:。2、防护:。【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B.一定带正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D.一定带负电2、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摩擦创造了电荷3、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_______程度(填“潮湿”或“干燥”),以防止因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4、运送汽油的汽车,在它的车尾装有一根铁链条拖在地上,这是为什么?【反馈检测】1、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2、如图所示的是A、B、C三个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形,关于各小球带电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A带负电,B带正电,C带负电?????B.可能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C.可能A带正电,B带正电,C不带电?????D.可能A不带电,B带负电,C带正电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报纸擦玻璃时,玻璃上会有很多“毛毛”,这是因为玻璃表面带了??????,带电体具有?????????????的性质。4、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有????????????????????????;属于导体的有???????????????????????????????。5、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比原子小的带?????????电的电子,从而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它的原子核外带有????????个电子。参考答案【典型例题】1、A2、A3、潮湿;摩擦起电4、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与油罐来回相互摩擦,使油罐聚集了大量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会放出火花使汽油爆炸,在车尾装上一根铁链条可以把电荷引到地面,防止发生事故。【反馈检测】1、C2、C3、电荷,吸引轻小物体4、玻璃、空气;石墨、盐的水溶液5、负;50【学习小结】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将你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