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各国现代化的追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各国现代化的追求

资源简介

师生共用导学稿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二战后许多区域性冲突的实质是美苏争霸的具体表现。
2.了解战后亚非殖民地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政治和经济上独立的表现,理解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意义
3.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争取经济上独立的努力为例,感受科技革命浪潮下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整个战后新格局的框架的形成
三、预习领航
1、二战时期,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是在哪次会议上提议于战后建立联合国的?( )
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开罗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二战后,美苏双方相互对峙,但谁都不敢轻易动武,形成了( )
A.混战局面 B. “热战”局面 C. 友好局面 D. “冷战”局面
3、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他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 )
A.欧洲的大部分国家 B. 中欧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
C.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D.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二战”以后,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其中 的发展最突出。( )
A.经济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生活现代化 D.军事现代化
5、能够反映二战后落后国家与地区经济现代化现象的是( )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 B.新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
D.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新知导学
一、政治新格局之亚非拉篇
(一)、亚非拉殖民体系的瓦解
1、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①、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国家是___
  ②、英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是___
③、印度的独立有什么意义?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多媒体:出示《非洲的独立进程》图,(观察地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把1960年称为是“非洲独立年”?
②、找出非洲最后独立的国家,并说说其独立的意义。
3、亚非会议
多媒体: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 (Asian-African conference)。由于这次会议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
思考:
①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
②为什么会议期间会出现反对共产主义、影射攻击中国的情况?
③中国代表团是怎样应对的?
④周恩来同志讲的“同”与“异”分别指什么?
⑤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公认,为什么?
二、经济新格局之发达国家篇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追求——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①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持续时间?
②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的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追求
1、亚洲四小龙
二战后,许多亚洲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但亚洲各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这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飞速当展,成为东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
2、七十七国集团
多媒体:七十七国集团的图片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8页最后一段内容,思考:
“七十七国集团”的组织目标:
3、中东国家的觉醒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石油危机”的震撼内容,思考:
这场“石油危机”有哪些表现?
②、“石油危机”出现的真正原因?
③、透过石油危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堂总结】
回顾课堂,战后发生的哪些事件可以说明亚非拉国家的崛起?
五、课后拓展
1、阅读课本第5页,关于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回答问题:
(1)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2)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材料表明美国推行的是什么政策?为什么要推行这一政策?
2、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反而遭到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加入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盟 B.没有实现政治上的独立
C.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D.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
3、知埃及在二战前就已经独立了,但为什么埃及总统纳赛尔在1956年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全部收归国有时才说:“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我们的财富已经还给我们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