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创新永无止境》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政治《创新永无止境》课件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创新驱动发展》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创新让生活变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中国
创新型国家
科技发展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32.4%
30%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58.5%
70%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15
瑞士1
美国3
创新强国
(1)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科技的现状
成绩: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从整体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
我们为什么建设创新强国?
(1)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成绩: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从整体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
(2)我国科技的现状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1995年
1997年
2001年
2006年
2015年
2016年
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
国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P21
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建成
被称为超级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神威·太湖之光”超极计算机
中国自主芯片制造
“海水稻”种植成功
耐盐碱水稻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
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
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穿过星际物质的遮挡“看”宇宙中的X射线,将巡视银河系中的X射线源,详细研究黑洞和脉冲星,并监测伽马射线暴,探索利用脉冲星为航天器导航。
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成功
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兼顾改装成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等用途的可能性、灵活性。
(1)

时代给了我们创新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
②我们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亲近科技,了解科技,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2)

参赛提高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②锻炼了我们与人交往等社会实践能力。
国家:(2)大力发展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P22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目前,我国有51.2万所学校,1578万名教师,2.65亿在校学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达到77.4%,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比2012年提高1.6%。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5%,比2012年提高2.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从2011年到2016年,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7年增加到10.35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的重要性: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北斗
为什么中国要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维护国家安全
目前,美国的GPS系统研发较早,已经覆盖了全球,主要为美国、美军提供服务。GPS系统由美国军方开发和控制,可针对特定区域进行局部性能劣化设置和限制使用,一旦开战,没有了导航,在战时依赖美GPS系统,万一军事定位被篡改,等于把自己的命脉交给了对方手里,那我们几乎就是无处藏身了,注定要吃大亏的。
经济效益显著
卫星导航服务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围绕卫星导航可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要,还可以走出国门。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保障
在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后,有线通信系统可能会受到破坏,但是卫星系统不会受到影响,可以对发生灾害的地点进行精准定位。为救援人员提供导航服务。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1)没有自主研发,中国将会受制于人!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我们青少年要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国家: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P23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积极推动我国科技创新。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截至2020年,共有3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2020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曾庆存院士和黄旭华院士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
思考:国家的这些举措有何意义?
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给予制度保障
国家:
(4)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格局治理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P24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双创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内涵?
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个人:(1)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P24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有芯片占有率
中国的“缺芯少魂”之痛
2018年全球芯片生产总量约4688亿美元,中国进口3120亿美元,占比2/3。
3120亿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材料:8月7日,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表示:因为今年美国第二轮芯片制裁,华为的芯片到9月16号将停产,所以今年可能全球最领先的华为“麒麟高端芯片”
将绝版。
思考:上述材料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何启示?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中国高铁故事,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1)中国高铁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称为“二次创新”,在模仿中吸收国外技术,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所以创新就该追求原创的说法是片面的。
(2)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仰望到模仿,从创新到赶超的过程;经历了从发展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到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铁路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中国高铁”这个品牌。
原创还是模仿,要根据具体国情、依据具体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而定。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底子还不够强,可以从模仿、引进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强大,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创新实力,某些领域更是从“跟跑者”实现了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转变。所以我国在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力量与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P25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P25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有人说:“科技创新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同意。关键人物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崇高的价值追求、卓越的领导才能、坚韧的拼搏毅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良好的团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能使一些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一代又一代继续下去。创新路上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起到引领作用,而团队合作能够给予创新以持续力量。
思考: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创新精神: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社会: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笔记补充在P26)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个人:(2)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P27
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P27
1、学习相关法律
2、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
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
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大力发展教育。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加强制度保障,提供环境支持。
企业:
(5)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社会:
(6)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个人:
(7)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8)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人类的文明进步将会推迟多少年。
如果没有欧洲的工业革命,人类的生活方式还会停留在几百年前。
如果没有电的使用,世界的夜晚还会是漆黑一片…
………
①“培育创新文化,就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是正确的。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证、求是、理性和批判,是一切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有助于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
??②“有了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就能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文化”是错误的,培育我们的创新文化需爱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这是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我们的创新文化的必备条件。
??③中国有‘枪打出头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说法,这样的文化心理,会浇灭创新的火花”是正确的。这两种文化心理,都会扼杀创新萌芽,浇灭创新的火花,都不利于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④“没有创新教育
就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更谈不上培育创新文化”是正确的。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需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没有创新教育,就没有创新文化和创新人才的出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