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文化血脉优秀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延续文化血脉优秀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五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延续文化血脉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上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
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难点
中华文化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视频
学生欣赏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谁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的内容3、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材料1:
林觉民的爱国情怀材料2:王继才王仕花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探究与分享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二、美德万年长
播放中华传统美德的视频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
1)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涵: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展示图片2.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3.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②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③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学生回答学生探究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学生欣赏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其实就在自己身边,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旨在让学生认识三种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更加充分的理由和底气。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代代相传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能量。让学生自觉传承和践行中华美德,做具有中华美德基因的好少年。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板书
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内容
中华文化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和措施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
美德万年长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延续文化血脉
道德与法治统编人教版
九年级上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视频
新知导入
中华文化根

新知讲解
谁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形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2、中华文化的内容
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介绍了这么多中华文化,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中华的特点吗?
3、中华文化的特点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结果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烟消云散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雅利安化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面目全非
古中国
公元前2100年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今
流传至今
有一种文明却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你知道这是哪个文明吗?
中华文明
你能用另外一个成语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源远流长
材料1:
林觉民的爱国情怀
林觉民(1887-1911),福建闽侯人,少年时即立下“以天下为已任”大志,13岁参加科举考试,然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7个大字,扬长而去。后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广州起义时,他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勇猛攻入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之一。
材料2:王继才王仕花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孟子与范仲淹的忧乐思想
林觉民的爱国情怀
王继才王仕花孤云心浩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思考: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探究与分享1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維,创造的交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②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5、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美德万年长

播放中华传统美德的视频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
负荆请罪
贵和、友善
立木为信
诚信
卧薪尝胆
发奋图强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2020年2月8日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市慈善总会最新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捐赠款物公告第12期》显示,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分两次向武汉捐款650万元。2019年,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主动提出,把此次获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昆山成立助学基金,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3、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1.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我们是文艺工作者,也是老百姓,要不断从生活、从人民中获得源头活水”。这句话启发我们(

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②要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③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2.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
A.一脉相承 亘古不变
B.一花独放 天下独尊
C.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D.中西合璧 不分彼此
C
拓展提高
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承和发展
文化自信的内涵、来源坚定文化自信的措施
美德万年长
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