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6.2
共筑生命家园
同步检测题
单项选择题
1.2020

1

1
日起,长江流域
332
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流域将进入为期
10
年的常年禁捕期。这说明(

A.
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
捕渔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C.
维护生态平衡需要国家立法保障
D.
禁捕措施阻碍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2.如图“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启示我们(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人与自然的对立促使生态平衡
③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④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举有利于(  )
①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②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③依法保护环境,促进共享发展
④革除生活陋习,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青山绿水公园,花香果硕田园,返乡创业家园,休闲旅游乐园……十九大后,绿色发展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美丽家园。这启发我们(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③把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④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新乡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显示,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者会采用绿色出行方式。以上数据说明(  )
①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②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
③崇尚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④人们的社会行为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巢湖开始实施全域十年禁渔,禁渔区为巢湖主体水域、滩涂及各通湖河流水域。禁渔期间“湖中无渔网,岸边无渔船,市场无湖鱼”。同时在巣湖水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禁止一切渔具捕物采集水生动植物生产活动,禁止收购、销毁非法捕捞的渔获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可一致
②美丽中国,就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
③人类应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④人类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否则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科学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如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都和野生动物有关。始于2019年年底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其病毒来源指向了野生动物贸易市场。经此一疫,警示我们(  )
①要懂得“德至禽兽”“泽及草木”“恩至于土”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这样一份对于动物、对于草木、对于水土、对于所有自然之物的仁爱,因为这不仅是在保护它们,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②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尊重自然、不顺应自然、不保护自然,迟早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③要杜绝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和食用,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健康风险
④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成就一个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20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5月20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指出:近年来,我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措施,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结合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
要防治环境污染,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B.
必须保护自然,不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
为了丰富本地的物种,可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
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和所有野生植物
9.2020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的《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完成造林706.7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2.2亿公顷。这表明(  )
①保护环境是我国当前工作中心
②国土绿化行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了新贡献
③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④保护环境已成为国人的自觉行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0.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全国首个国际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时指出,湿地贵在原生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要坚定不移地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习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坚持(  )
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1.2020年6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它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表达出环境就是民生,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吉祥物传达出
(
)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
绿色、环保、共享的发展理念
C.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D.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方案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需要
(
)
①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大力运用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停止开发陆地资源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禁止资源消耗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要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
(
)
A.
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B.
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C.
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
D.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复工复产
14.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将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海南“禁塑”的意义在于
(
)
①彻底解决污染问题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促进可持续发展
④推动绿色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秦岭、祁连山、太行山,长江、黄河、汾河,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有若不可调和的矛盾
B.
坚持不开发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态理念
C.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D.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二、非选择题
16.2020年6月14日,环保志愿者们走进贺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看见从抓料入口到焚烧、到达标排放,全程全自动封闭操作。这样的高科技让志愿者们打消了对焚烧厂污染环境的疑虑,对建设“无废城市”充满信心。“原来垃圾是这样变成宝的!”
材料体现了贺州坚持走什么样发展道路?如何坚持这一发展道路?
17.
:2020年2月24日,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8分)

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有何意义?(3分)

请列举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2分)

保护野生动物,青少年应该怎样做?(3分)
18.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思考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则,谋划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
从今年3月底到5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浙江、陕西、山西考察调研,一再强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一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行程和重要指示,一再宣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某社区开展“美丽中国,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如果你是志愿者,请协助社区完成此次主题活动。

为了便于社区居民参与,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设计出至少一种活动形式。

请你运用教材所学知识,向社区居民宣传介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答出两个即可)

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请向你的同学发出几点倡议。(答出两点即可)
19.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4亿吨以上,国家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请结合材料写出上述目标制定理论依据。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哪一基本国策?

某班准备对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进行宣传,请你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
【绿水青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请解读材料所蕴涵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5ABBBA
DAABC
ABADC
16.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市之梦;④坚持芇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⑤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⑥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17.

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有利于造福人类;有利于让保护野生动物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有利于绿色发展;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乱砍滥伐;“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任意排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乱扔垃圾;白色污染;焚烧秸秆;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盗挖河沙;商品过度包装;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浪费纸张;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的粗放使用;无节制消耗资源;使用一次性餐具;过度燃放烟花爆竹等。

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宣传滥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捕杀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不食用野生动物;发现,售卖或滥食野生动物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献计献策;积极同售卖或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作斗争。
18.

活动板报;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开展公益活动等等。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⑤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⑥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⑦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⑧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⑨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⑩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①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③节约用纸、双面使用;④节约用电、随手关灯;⑤绿色出行,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⑥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等等。
19.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主题班会;黑板报比赛等。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