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1)教案课题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章4学科科学年级八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检测物质的导电性。2.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3.知道金属导电的原因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2.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继而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利用实验检测物质的导电性导体和绝缘体【教学难点】利用实验检测物质的导电性;金属导电的原因。【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师:为什么导线常常选用铜丝而外部需要用塑料、橡胶材质包裹起来?活动:探究物质的导电能力1、实验器材(1)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等(2)检测物质: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2、设计实验思考:电路中只接电流表而不连接小灯泡是否可以?不可以,可能会造成短路3、实验过程将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及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4、实验结论易导电物质有硬币、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纯净水;不易导电物质有塑料直尺、玻璃片、粉笔。一、物质的导电能力1、导体:一般情况下,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湿木、石墨等2、绝缘体: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瓷、玻璃、塑料尺、橡胶、干木柴、油、干燥的空气等注意:(1)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因此生活中所用的水一般是能导电的。(2)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被烧红时会导电。思考:在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包裹着,这是为什么?因为塑料和橡胶是绝缘体,可以防止漏电和出现短路现象。3、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IT二、金属导电的原因1、物质的构成2、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金属内部原子核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以金属能导电。而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不能导电。思考:用金属导电的原理,你能否解释玻璃烧红后能导电的原因?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玻璃烧红后能导电,说明加热后玻璃中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大很多就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自由电子数量增多,就可以导电了。引入对物质的导电能力的探究提出问题小组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边讲边演示一遍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进行总结经过同学们的多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边讲边演示一遍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导体易导电原因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总结。激智启疑指导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的自学能力,并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的自学能力,并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课堂练习】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D)A.玻璃棒B.自行车轮胎C.塑料绳D.铜线2、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无污染的新兴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从导电性来考虑,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D)A.有机玻璃B.塑料C.橡胶D.石墨3、①陶瓷、②铜、③盐水、④塑料、⑤玻璃、⑥水银六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D)A.①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⑥习题训练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总结】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感兴趣,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接触。探究如何比较导体导电能力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好奇但不容易科学表达,教师要引导分析。知识小结总结概括【教学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浙教版初中新知导入为什么导线常常选用铜丝而外部需要用塑料、橡胶材质包裹起来?1、实验器材新知讲解活动:探究物质的导电能力(1)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等(2)检测物质: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新知讲解思考:电路中只接电流表而不连接小灯泡是否可以?2、设计实验待测物体A------待测物体不可以,可能会造成短路新知讲解3、实验过程将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及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新知讲解4、实验结论易导电物质有硬币、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纯净水;不易导电物质有塑料直尺、玻璃片、粉笔。新知讲解一、物质的导电能力1、导体:一般情况下,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2、绝缘体: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瓷、玻璃、塑料尺、橡胶、干木柴、油、干燥的空气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湿木、石墨等新知讲解注:(1)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因此生活中所用的水一般是能导电的。(2)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被烧红时会导电。新知讲解在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包裹着,这是为什么?思考因为塑料和橡胶是绝缘体,可以防止漏电和出现短路现象。新知讲解3、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IT新知讲解二、金属导电的原因1、物质的构成物质原子分子原子核(+)电子(绕核高速运动)(-)新知讲解2、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金属内部原子核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以金属能导电。而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不能导电。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模式图新知讲解思考用金属导电的原理,你能否解释玻璃烧红后能导电的原因?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玻璃烧红后能导电,说明加热后玻璃中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大很多就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自由电子数量增多,就可以导电了。课堂练习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棒B.自行车轮胎C.塑料绳D.铜线D课堂练习2、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无污染的新兴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从导电性来考虑,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A.有机玻璃B.塑料C.橡胶D.石墨D课堂练习3、①陶瓷、②铜、③盐水、④塑料、⑤玻璃、⑥水银六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①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⑥D课堂总结1、导体:一般情况下,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2、绝缘体: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瓷、玻璃、塑料尺、橡胶、干木柴、油、干燥的空气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湿木、石墨等3、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IT教学板书二、金属导电的原因一、物质的导电能力1、导体2、绝缘体3、半导体1、物质的构成2、金属导电的原因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1)学案课题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章4学科科学年级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检测物质的导电性。2.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3.知道金属导电的原因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2.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继而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利用实验检测物质的导电性导体和绝缘体【教学难点】利用实验检测物质的导电性;金属导电的原因。【导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实验法、小组实验探究【课前预习】1、什么是导体?常见导体有哪些?2、什么是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有哪些?金属导电原因?学习探究【新知导入】为什么导线常常选用铜丝而外部需要用塑料、橡胶材质包裹起来?【新知讲解】活动:探究物质的导电能力1、实验器材2、设计实验3、实验过程4、实验结论一、物质的导电能力1、导体2、绝缘体思考1:在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包裹着,这是为什么?3、半导体二、金属导电的原因物质的构成2、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思考2:用金属导电的原理,你能否解释玻璃烧红后能导电的原因?练一练: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棒B.自行车轮胎C.塑料绳D.铜线2、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无污染的新兴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从导电性来考虑,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A.有机玻璃B.塑料C.橡胶D.石墨3、①陶瓷、②铜、③盐水、④塑料、⑤玻璃、⑥水银六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①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⑥【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堂练习】1、如图甲那样连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在常温下属于(“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了,综合上面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多余的自由电子,而绝缘体中没有多余的自由电子B.导体对电荷的移动没有阻碍作用,绝缘体对电荷的移动有阻碍作用C.木头始终是良好的绝缘体D.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小灯泡能发光的是()A.接入硬币和橡皮B.接入塑料尺和铅笔芯C.接入硬币和铅笔芯D.接入橡皮和塑料尺绝缘体和导体的导电能力相差很大,最本质的原因是()A.绝缘体中原子周围的电子较少B.导体中自由电子较多C.绝缘体内自由电荷很少D.导体电阻较小5、关于半导体导电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导体材料一半能导电另一半不能导电B.半导体完全不能导电C.半导体完全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D.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6、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ABCD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只有硅和锗是半导体D.超导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8、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是由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制成的。制成二极管的材料是()A.陶瓷材料B.金属材料C.半导体材料D.超导材料9、物质的物理属性有许多种,制作下列物品利用了物质导电性的是()A.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B.用钢丝制作的弹簧C.用铜丝制作的导线D.用铝合金制作的门窗10、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废灯泡灯芯玻璃材质加热一段时间后,演示电流计的示数由零开始逐渐变大,这个实验表明()A.通电时间越长,玻璃电阻越小,电流越大B.高温时玻璃为导体,常温时玻璃为绝缘体,所以玻璃为半导体C.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由绝缘体变成导体,且电阻越来越小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参考答案课前预习:【答案】导体:一般情况下,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湿木、石墨等【答案】绝缘体: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瓷、玻璃、塑料尺、橡胶、干木柴、油、干燥的空气等【答案】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IT新知讲解:思考1【答案】因为塑料和橡胶是绝缘体,可以防止漏电和出现短路现象。思考2【答案】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玻璃烧红后能导电,说明加热后玻璃中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大很多就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自由电子数量增多,就可以导电了。练一练:1、【答案】D2、【答案】D3、【答案】D课堂练习:【答案】导体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答案】D【答案】C【答案】C【答案】D【答案】D【答案】D【答案】C【答案】C【答案】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八上科学4 .31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课件.pptx 浙教八上科学4.31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教案.doc 浙教八上科学4.31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