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化学自助学稿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班级姓名自助内容:一、分子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具有可燃性,而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2、氢气是由大量的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的构成的,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3、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这是由于;CO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这是由于;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此,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5、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填“改变”、“不变”下同),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本身;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6、水的电解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生成的新微粒是和。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具有微粒的基本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是:①②③。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填“纯净物”、“混合物”)二、原子阅读P66页彩图,回答:1、每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在水的电解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3、继续阅读P66页彩图,你还能归纳出那些结论?4、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水银是由构成的。5、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具有那些基本性质呢?合作学习:1、有同学认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分子大,原子小;也有同学认为原子是最小微粒,你认同吗?请分别阐述理由。九(上)化学助学案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主备:【助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性质;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助学重点、难点】1、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2、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助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器材】助学过程:情境引入:从微粒的基本性质复习引入新课【自助互助】同学们自助下列内容:小组的每位同学自助结束,进行小组互助,教师巡视、参与。自助内容:一、分子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具有可燃性,而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2、氢气是由大量的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的构成的,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3、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这是由于;CO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这是由于;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此,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5、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填“改变”、“不变”下同),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本身;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6、水的电解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生成的新微粒是和。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具有微粒的基本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是:①②③。二、原子阅读P66页彩图,回答:1、每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在水的电解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3、继续阅读P66页彩图,你还能归纳出那些结论?4、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水银是由构成的。5、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具有那些基本性质呢?自助展示:学生依据助学稿展示自助情况(1)第组展示“1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说明(2)第组展示“第2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质疑,(3)第组展示“第3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质疑,(4)第组展示“第4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质疑,【互助、求助】【补助】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概括总结】【课堂巩固练习】(另发)【续助练习】(学案与测评)【课后反思】九(上)化学自助学稿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班级姓名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水是由和组成的,物质又是由肉眼看不见、极小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例如:干冰是由构成的,铜是由构成的,食盐是由和构成的。2、现有以下几种常见物质:①氧气②金刚石③蒸馏水④铁,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由原子构成的是。3、实验探究一:(1)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色,在向其中滴入2-3滴浓氨水,试液变色;此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2)把滴有酚酞的水的烧杯和浓氨水的烧杯用大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到的现象是:,对此现象的解释是:。(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实验探究二:(1)50毫升水和50毫升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于、小于、等于)100毫升。对此现象的解释是:。(2)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小孔,下压活塞,哪一注射器易被压缩,用微粒观点解释:。5、合作学习:①走近花园,会闻到花香,打开酒精瓶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你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吗?②少量高锰酸钾粉末加入到水中,粉末消失了,液体变成浅紫红色,这是为什么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③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大,而构成液体、固体的微粒之间没有空隙,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④二氧化碳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会变成干冰,体积缩小,这是由于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缩小了,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⑤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更快?这是为什么呢?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九(上)化学课堂巩固练习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班级姓名1、选择题1、当你打开试卷时,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A.质量很小B.不断运动C.体积很小D.之间有空隙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汞C.氯化钠D.金刚石3、.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微粒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微粒本身的大小发生变化C.碘受热升华成碘蒸气,体积变大-----温度升高,微粒之间的空隙变大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很小4、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B.在不断运动C.相互之间有间隙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二、填空题5、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4)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5)乒乓球压瘪了,但未破裂,放在沸水中就会恢复原状。这是因为。九(上)化学课堂巩固练习1、选择题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变成了新的分子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A.液态空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锰D.水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分子或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4、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许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说明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用二氧化碳气体制干冰B.用液态空气制氧气C.水沸腾得到水蒸汽D.用水通电分解制氧气6、下图是电解水反应的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B.原子是一切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九(上)化学助学案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主备:【助学目标】1、能了解微粒的特征;2、能认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微粒的变化情况;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助学重点、难点】1、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2、温度的改变对微粒之间空隙的影响【助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器材】小烧杯(3只)、滴管、长直玻璃管、注射器、酚酞、酒精、红墨水助学过程:情境引入:世界上的物质是绚丽多彩的,你知道这些物质的内部结构吗?它们是怎样构成的呢?【自助互助】同学们自助下列内容:小组的每位同学自助结束,进行小组互助,教师巡视、参与。自助内容: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水是由和组成的,物质又是由肉眼看不见、极小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例如:干冰是由构成的,铜是由构成的,食盐是由和构成的。2、现有以下几种常见物质:①氧气②金刚石③蒸馏水④铁,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由原子构成的是。3、实验探究一:(1)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色,在向其中滴入2-3滴浓氨水,试液变色;此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2)把滴有酚酞的水的烧杯和浓氨水的烧杯用大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到的现象是:,对此现象的解释是:。(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实验探究二:(1)50毫升水和50毫升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于、小于、等于)100毫升。对此现象的解释是:。(2)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小孔,下压活塞,哪一注射器易被压缩,用微粒观点解释:。自助展示:学生依据助学稿展示自助情况(1)第组展示“1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说明(2)第组展示“第2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质疑,(3)第组展示“第3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质疑,(4)第组展示“第4题”的内容,其他组补充、质疑,【互助、求助】【补助】1、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2、温度的改变对微粒的运动及之间空隙的影响。物质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更快引出温度的改变对微粒运动影响,由水蒸发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引出温度的改变对微粒之间空隙的影响合作学习:①走近花园,会闻到花香,打开酒精瓶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你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吗?②少量高锰酸钾粉末加入到水中,粉末消失了,液体变成浅紫红色,这是为什么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③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大,而构成液体、固体的微粒之间没有空隙,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④二氧化碳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会变成干冰,体积缩小,这是由于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缩小了,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⑤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更快?这是为什么呢?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概括总结】【课堂巩固练习】(另发)【续助练习】(学案与测评)【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助学案.doc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自助学稿.doc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课堂巩固练习.doc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助学案.doc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自助学稿.doc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课堂巩固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