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11.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线的物理意义。 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4、能利用熔化、汽化、升华吸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通过对奈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 教 学 准 备 教师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锥形瓶、玻璃片、碘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 炎热的夏天,有的同学为了凉快就在地上洒些水;有的同学喜欢吃冰棍来解热;也有的同学用扇扇子来解热;还有的同学用水洗脸来解热。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进行新课 一、熔化与吸热 讲述:固态、液态、气态统称为物态通常把固态、液态、气态下的物质分别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这三种状态是会转化的。 问:从前面探究冰的熔点可知,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若停止加热,熔 化过程就会停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课本图10-15及课本上的解释后作出回答。 教师总结补充。 讲述: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与验证。讲述:取两只较大的玻璃试管,分别盛装粉末状奈及石蜡,将试管放在热水杯中,逐渐补充温度较高的开水来作热源。然后仔细观察、记录(从奈、石蜡熔化时开始), 作出图线。 巡回指导 问:所作曲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教师补充 讲述:停止加入热水,石蜡和奈的熔化过程会怎样?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 二、汽化与吸热 问:沸腾是同学们最常见的汽化现象,你能用分子动理论作出解释吗?请阅读课本图10-18后,作出解释。 教师补充、完善。 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请你结合生活实例予以说明。 教师补充、完善 问:课本图10-19中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沸腾的过程需要吸热,那么蒸发需不需要吸热呢?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予以说明。 请同学们完成图10—21实验,实验的结论 说明了什么? 问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教师补充完善。 三、升华与吸热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什么是升华。 讲述:自然现象中有许多是升华现象,同学们能够列举三例升华现象吗? 讲述:同学们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演示图10-23所示的实验。 升华需要热量,这个特点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10-24就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点,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作 业 布 置 1.课本p12页 2.老师出的练习 课堂总结 了解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