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时政热词术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今日名词:国有经济-01-国有经济?|概念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又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02-国有经济?|包括我国的国有经济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拨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社会团体,以及上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03-国有经济?|地位和意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成分,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从而成为国家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地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条件,因而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04-国有经济?|理解其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不能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仅仅理解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高越好,或者理解为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越多越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和影响上。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整体调整,既要保持它的一定数量,更要注重整体布局的优化和实力上质的提高。这种战略调整,还必须同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进行。国有经济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国有经济应当保持必要的数量,但更要注重在整体分布上的优化和经济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质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三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发挥,不只是通过国有经济国有独资企业的作用来实现的,更要通过大力发展由国家控股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来实现,使国有资本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差别。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发展的进退问题。无论是“退”还是“进”,都是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只要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企业数量即使减少一些,比重即使适当调减一些,也不会影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05-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把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06-国有经济?|发展态势根据《201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报告》的介绍,随着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力度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产业领域看,十八大以来,国有经济在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均在1%以下;国有经济更多是布局在第二、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32%左右,且自2013年以来一直表现出缓慢收缩的趋势;而第三产业国有企业户数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比重约在64%左右,且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2600多户全民所有制子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混改也成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有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各省区市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49%。截止到2019年,中国中央企业混改比例达到70%,相比党的十八大以前,也就是2012年,这个比例提高了20%,那么在参与混改的企业当中,70%的企业利润获得了较大增长,说明中国混改取得很好的成效。今日名词:集体经济-01-集体经济|概念集体经济,即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02-集体经济|类别在我国,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中,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成部分,在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实现形式。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一些农民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社区或突破社区界限,自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城镇集体经济又分为“大集体”与“小集体”,其中“大集体”企业受政府行业管理部门领导,参照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与员工待遇;“小集体”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劳动者集体所有是指按劳动者的人数平均、共同所有。-03-集体经济|地位和意义在我国,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实现共同富裕。-04-集体经济|优势与特征集体经济是一定范围内劳动者(成员)所有,并取得控制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流程的一种公有制形式,这种劳动者(成员)控制权是区别于私有制、国家所有制的主要标志;劳动者在企业中有个人产权,也有劳动者(成员)共有产权;集体经济体现劳动与资本要素的联合,按劳分配和多种生产要素共享利益;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可以是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如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种合作社、城镇的股份合作制、职工持股会以及职工有控制权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合资公司、企业集团等。简要地说,人们在现阶段已经普遍认同的,“职工共有、民主管理、共享利益、形式多样”是我国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05-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