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础
部编版
九上第二单元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1、法治的含义、作用
P45
2、法治的原因、要求
P45
3、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P47
4、我国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
P47
5、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
P49
6、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P49
学习目标
材料一:你认识以下标志吗?你认为它有什么作用,马路上没有它会怎么样?
想一想
选择法治道路
1
材料二:2020年2月10日,正值疫情防控期间,某县公安局连夜通告,武汉籍男子肖某回家探亲,其女婿韩某(31岁)因隐瞒肖某发病情况,违反家居隔离期间相关规定,致使疫情扩散,已造成严重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事拘留并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起了什么作用
(1)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角度P45)
一、实行法治的意义?
选择法治道路
1
你听说过国安法吗?国安法通过有什么意义?
选择法治道路
1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角度P47)
一、实行法治的意义?
选择法治道路
1
一、实行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必然选择。(国家)
选择法治道路
1
小结
你读过《阿房宫赋》吗?作者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以下法律有什么共同点?
良法
反映最广大要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良法的特征
选择法治道路
1
你听说过商鞅立法吗?为什么立法了的秦国最后还是灭亡了呢?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选择法治道路
1




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
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特点
结果
含义
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
随意性、多样性
体现平等原则,促进政治进步与发展
体现的是不平等,造成社会不稳定
法治
意味着依据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
1、说一说:法治与人治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法治意味着什么?
辨一辨
选择法治道路
1
知识点
二、法治的要求
①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三个判断标准)
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选择法治道路
1
三、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人治社会)
近代100年
变法改制
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依法治国)
选择法治道路
1
从这个图表你认识到了什么?
P48相关链接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描绘法治蓝图
2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我国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P47、48
①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②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④2018年,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5、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P48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描绘法治蓝图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推进
实现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
描绘法治蓝图
2
五、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
地位
总目标
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实现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描绘法治蓝图
2
小结
合作探究
下列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怎样建设法治国家?(重点)
科学立法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
描绘法治蓝图
2



严格执法
每一部法律都要严格执行
描绘法治蓝图
2
公正司法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描绘法治蓝图
2
全民守法
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的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描绘法治蓝图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道路问题不能含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描绘法治蓝图
2
六、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核心
治国方略
根本保证
小结
描绘法治蓝图
2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实行法治的意义(个人角度、国家角度)
实行法治的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依法治国
地位
总目标
基本要求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课堂练习
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原因是(

①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只服从宪法,遵守宪法,依宪法办事
②法治能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强民富
③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④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需要(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改革开放
③坚持依法治国
④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A
A
C
课堂练习
3、“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要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树立法治意识
B.有了法律就有了法治
C.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