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时点与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时点与练

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课时点与练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 共和国风雨历程 第一课时 巩固新生政权
【考点链接】考点34.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 (课本P11—19)
【问题导学】
★1.新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4点)
对外:
对内:①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1951年实现 和平解放;②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③1952年底完成 。(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抗美援朝战争( 年10月---1953年)
(1) 中国军队: 。(敌方军队: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2)胜利的原因:①美国远离本土作战,中朝军队在本土作战,更熟悉地形,有天时地利的作战条件(错误的地点);②战后世界人民更渴望和平(错误的时间);③志愿军战士勇于善战,士气旺盛(错误的对手);④美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错误的战争)
3.意义:实现了保家卫国的愿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赢得了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目的:保家卫国。
【巩固练习】(注:本套资料所有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选项答案统一写在题号左侧)
1.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新四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被美国一位将军认为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美国称这场战争是错误的战争,其根本原因在于
A.指挥错误     B.远离本土作战   C.对手过于强大 D.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下列属于巩固新政权而作的努力的是
①抗美援朝战争②肃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③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完成了土地改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了解放和统一。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周年。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6.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
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7.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新中国成立
8.阅读右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 (历史事件)的场景,其开
始于 年。
(2)你认为当时政府这样做有必要吗 说说你的理由。

(3)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历史与社会课时点与练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 共和国风雨历程 第二课时 进入社会主义
【考点链接】考点34.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 (课本P11—19)
【问题导学】
★1. 年底,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⑴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⑵ 意义:标志着我国 的建立(即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在各行各业创造前所未有的成就。
2.“一五”计划( 年至 年)
⑴主要成就: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中分布在 和西部地区。
①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长春);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沈阳)。②交通运输方面: 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⑵重要意义:从此中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 化迈进。
【巩固练习】
1.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
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下列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有
A、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C、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D、鞍山钢铁公司的扩建
6.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D.大跃进运动
7.建国后,东北成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其建设成就主要集中于
A.“一五”计划期间 B.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9.阅读右边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
什么制度?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 “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图1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图2农民报名入社
(3)为什么说图片反映的两大事件能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历史与社会课时点与练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 共和国风雨历程第三课时 失误与挫折
【考点链接】考点34.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 (课本P11—19)
【问题导学】
(1)★经济上失误与挫折:“ ”和“人民公社化” 时间: 年
★①危害:前者造成了 严重失调;毁掉不少山林,破坏生态环境;思想上造成急躁冒进思想,假话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 。两者都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②特点或错误的表现:高指标、瞎指挥、 和“共产风”
★③失误的原因:①对 认识不足;②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③急于求成。
★④启示或教训: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 出发。
(2)★政治上失误与挫折:文化大革命:
①起止时间:(1966年—— 年) (文革结束的标志事件:粉碎“四人帮”)
②原因:毛泽东过分严重估计了我国阶级斗争形势,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法。
★③表现或特点:破四旧、大字报、 。
★④后果:传统文化受到摧残,民主和 遭到破坏,给人们的身心(人格尊严)造成严重的伤害。
★⑤教训: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
【巩固练习】
1.四川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来源:中国教
2.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急剧下降,人民公社化运动最根本的错误在于
A、造成了国民经济的迅速下降 B、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扩大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 D、提出了无法达到的生产目标
3.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表中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粮食(亿公斤) 棉花(万担) 油料(万担)
1957年 1950.5 3280 7542
1960年 1435 2126 3405
A.抗美援朝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4.发生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的原因有
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③急于求成 ④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我国阶级斗争形势,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法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6.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大革命”中常见的是 ①共产风 ②批斗会 ③大字报 ④土法炼铁 ⑤ 破四旧
A. ①④⑤ B.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7.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有
①传统文化遭到严重摧残②民主、法制被严重践踏③人格尊严受到严重侵害④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阅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⑴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什么影响?
⑶材料二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历史与社会课时点与练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 共和国风雨历程第四课时“两弹一星”精神永驻
【考点链接】考点34.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 (课本P11—19)
【问题导学】
1.“两弹一星”:是指 和氢弹、导弹、人造卫星。
2. 1964年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打破大国核垄断);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年导弹研制成功;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两弹元勋”: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铁人”:王进喜;“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
4.“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攀登、勇于创新等。其核心是科技创新精神。
5.铁人精神的内涵:“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艰苦创业和忘我拼搏精神、“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等。
【巩固练习】
1.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代表的精神被称之为“铁人”精神,其典型特征是
A.科学发展 B.与时俱进 C.艰苦拼搏 D.集体主义
2.2009年,邓稼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被誉为中国的
A.“两弹元勋” B.“航天之父” C.“铁人” D.“卫星之父”
3.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表明
①我国科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②我国科学家具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③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④我国已挤身发达国家的行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王进喜 焦裕禄 雷 锋 邓稼先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 ④人道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正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主要讲述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科学家为国家和民族崛起而冒险回到祖国、甘愿隐姓埋名,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
(1)“两弹一星”概括了我国科技领域的哪些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
(2)该电视剧之所以受观众热捧主要是由于该剧展现出老一辈科学家壮怀激烈、热血丰碑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憾动人心。“两弹一星精神”的具有哪些内涵?
(3)青少年应怎样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
选择题(本题有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今年春天热播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此电视剧中必然出现的是
①.邓稼先 ②.袁隆平 ③.詹天佑 ④.钱学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右图是一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
史信息有
①该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1960年 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以得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D.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 “富起来”是在
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6.上题中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泽东、胡锦涛
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B.建立自由贸易区,扩大对外贸易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8.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当年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回归后的香港,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生活方式
9.口号、标语是浓缩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0.温家宝在3月14日答中外记者问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几百年来,这幅画(指《富春山居图》)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家宝用《富春山居图》的故事来谈到台湾问题,其中的寓意是
①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③ 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④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A.改革开放国策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2.下列关于“我们党和政府有经验、有能力、有信心、有办法解决台湾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经验:“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B.有信心:国际反华势力放弃反华政策
C.有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有办法:“一国两制”的科学方法
13.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也称南北问题。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是:
①历史上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②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多③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改变
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自然环境差,资源匮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当今社会许多问题引起世界人民的共同关注。 右边漫画中这位母亲
关心的是
A.和平问题 B.资源问题 C.贫困问题 D.环境问题
15.2011年5月1日“9·11”事件的策划者、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
击毙。这有利于
A推翻专制独裁 B抵制强权政治
C打击恐怖主义 D消灭霸权主义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7.观察右侧漫画,你认为该画的主题应该是
A.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世界两极格局终结   D.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6分)
1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8分)
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新建了那些公
路?(2分)
⑵我国“一五”计划期间新建的公路有什么
重要作用?(1分)
⑶“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
方面?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2分)
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 得上述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⑸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有何重大意义?(1分)
19.阅读《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见右图),并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阅读右图,说说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
济特区。(2分)
⑵.阅读《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分析我国对外开
放地区在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逐渐形成了
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分)
(3).开放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普通
百姓的生活,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
处。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再试举两例,说明
对外开放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意义。(4分)
示例:家乡的桔子等农特产品远销到俄罗斯,
增加了桔农的收入。
20. “连理同根一峡隔,六十盛迎三通来。合家互利在当代,中华一统共期待!”在历经约60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海峡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于2008年12月15日历史性地跨越“隔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地,基本实现直接“三通”。
(1)材料一中的“一峡隔”的峡指的是什么海峡?是哪一事件造成“一峡隔”的?(2分)
(2)你认为造成“历经约60年的波折和期待”以及实现“一统”的障碍有哪些?期待的最佳途径是什么?(4分)
(3)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1.(本题8分)1921年到201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90年的历程,回顾党的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
(1)在这90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3分)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其标志是: 。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标志着 的确立。
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开创了 道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2)90年来,我们党虽屡遭各种困难挫折,但都努力克服,最终开创出各项事业的新局面,请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3分)
(3)中国共产党90年风雨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2分)
22.材料一:利比亚,地中海南岸的一个北非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东石油运往西欧、北美的必经之地。利比亚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一半以上石油未经开采。
材料二:自2011年3月19日以来,美英法持续对利比亚发动空中打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利比亚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多国部队的确军事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比亚问题。
(1)美英法对利比亚的空袭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一重大问题?材料二反映了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一,概括美、英、法等西方大国军事干预利比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分)
(3)写出现代史上我国与西方多国部队作战并获得胜利的战争。请举两个国家的实例证明多国部队的军事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分)
23.阅读下面漫画,完
成下列问题:
⑴右面两幅漫画共同
反映当今国际贸易
中一种怎样的经济
秩序?(2分)
⑵这种经济秩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2分)
(3)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状?(2分)
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大麥穗、大玉米,運到北京去見毛主席
漫画2“剪刀差”
PAGE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