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和基本国情的不变及其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不变”关系;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维导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1.1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定义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4.1.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意义
4.1.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是什么
为什么
“三个没有变”
为什么
如何做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课前导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6月23日上午9:43分,搭载北斗三号收官卫星的CZ-3B
Y68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30颗组网卫星中最后一颗,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距离地面约36000公里。除了通常发送导航信号外,该卫星还拥有星基增强等功能。
北斗完成组网,大大减少了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军事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可谓国之重器,国家安全更有保障。
探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同学们交流对新时代的感受。
①“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②如何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③如何在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学习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1.1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01
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历史脉络)
02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奋斗目标)
03
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奋斗目标)
04
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奋斗目标)
05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国际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56年中共八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4.1.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知识
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次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去变化生产关系,让生产关系时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
劳动资料
劳动者
劳动对象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客观物质力量,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转变引起的
生产力
落后的生产力
不平衡不充分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生产关系
分配制度内的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更加注重公平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实现共同富裕,更加注重平衡发展、公平分配
这集中体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国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问题: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生产力
落后的生产力
不平衡不充分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社会需求方面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社会生产方面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突出问题方面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全面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原因
3.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坚持两个没有变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2)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4.1.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1.为什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2.怎么做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共产党人
2.怎么做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
中国人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懈怠
即时训练
1.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他提出“三个一以贯之”,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作为“三个一以贯之”之一,凸显了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在习近平用典中,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B.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C.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D.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C
部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生这一转化的原因是(  )
①我国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充分满足 
②人民在物质、文化、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③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全面进入世界前列 
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