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年级:学科:日期:学生目前情况(遗漏知识点)教学目标学习有关透镜的知识。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掌握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教学重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4、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教学难点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的眼睛能看到各种物体,那么眼睛的主要结构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透镜的知识。新课内容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区别是什么?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分别有什么作用?3、有哪些简单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小结归纳】(板书)透镜(1)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2)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1、透镜的奥秘活动:探究透镜的奥秘器材:激光笔、两块三棱镜做一做: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三棱镜的顶部,观察光通过三棱镜时,和离开三棱镜后的光路,并在有边的图中画出光路现象: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偏向三棱镜的__做一做:把两块三棱镜组合起来(如下图),观察并画出平行光经过折射后的出射光线的路径2.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区别做一做: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字。提示:观察时透镜距离书本近一些。议一议:通过透镜看到字的像相对于字来说,像的大小有何变化?小结归纳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3.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思考:通过透镜观察物体的像大小会变化,那么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呢?做一做:学生让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现象: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应得发散。小结归纳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议一议:辨别某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简易方法有哪些?小结归纳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方法一:“摸”。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注意: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应先用很柔软的面巾纸把透镜包起来,再用手摸)方法二:“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看它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方法三:“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五)介绍透镜的相关知识1、光心和主光轴2.焦点和焦距(1)焦点(F):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即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2)焦距(f):焦点F到透镜光心O的距离。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三)拓展研究【做一做】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4、透镜的焦点和焦距。课堂检测1、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2、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3、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4、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5、请画出图4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6、如图5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两条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7、如图6所示,L1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请在图中添加合理的光学器件。(注意所添加的器件位置要正确)课后作业一.填空1.小华利用家里的放大镜、蜡烛、火柴、光屏(白纸板),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实验前,他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_______是15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_cm,这样测焦距的根据是_______。[](2)还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3)实验时,小华先在桌面上画一条直线,并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_______和_______,再调整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4)当烛焰离透镜35cm时,光屏应在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_______范围内移动,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5)当烛焰由距凸透镜35cm处移至30cm处,此时光屏在距透镜_______cm处会接收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6)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_______cm.,(7)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0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呈现烛焰的像,这时应该移去_______,透过_______向_______观察,就能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二.选择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16cm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B.8cm,C.12cmD.18cm[]3.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D.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那么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5.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6.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8.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依据是()A.平面镜成虚像,透镜成实像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C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D.有光的反射就会形成实像9.要使在距凸透镜2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在以下凸透镜中,应选用()A.f=30cm凸透镜B.f=20cm凸透镜C.f=10cm凸透镜D.f=5cm凸透镜10.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透过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像三.实验与设计[][]11.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图6ABCD图1图5图4L1L2图6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