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思考: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被告人贩卖伪劣口罩被分别被判刑并处罚金,这说明什么呢?
2.视频中江西南昌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构?说说其他国家机构。
导入新课
我国的国家机构
作者:江苏常州宋老师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01
法治政府
02
厉行法治
03
课堂小结
04
课堂练习
法治政府
0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遇到下列这些情况,应该找哪个政府部门?
政府的作用、宗旨
◆李华发现常州市某十字路口红绿灯坏了;
◆王浩同学苏州大学毕业后想自主创业开公?司;
◆李玲多?次被学校任教老师暗示有偿补课;
◆吴明?同学发现某企?业经常深夜偷偷排放污水;
◆张军的哥哥和女朋友准?备结婚登记
市公安局
/
市教育局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行政审批局
/
市住建局
/
市发展改革委
/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
市交通运输局
/
市水务局
/市文广旅局
/
市卫生健康委/
市物价局
市城市管理局
/
市生态环境局
/
市市场监管局
/
市体育局
/
市统计局市知识产权局
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
市气象局
/
市邮管局
/
市烟草局
/
人民银行常州支行等
常州市人民政府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遇到下列这些情况,应该找哪个政府部门?
政府的作用、宗旨
◆李华发现常州市某十字路口红绿灯坏了;
◆王浩同学苏州大学毕业后想自主创业开公?司;
◆李玲多?次被学校任教老师暗示有偿补课;
◆吴明?同学发现某企?业经常深夜偷偷排放污水;
◆张军的哥哥和女朋友准?备结婚登记
思考:从上面的信息中,你能感受到政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哪些作用?
(市交通运输局)
(市行政审批局)
(市教育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民政局)
一、政府
1.性质: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行政机关
A.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市、县、乡镇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2.作用:
3.权力来源:
4.宗旨:
5.政府的工作:
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作用、宗旨
笔记
人民


各级人大代表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产生
监督
行政(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监察、审判、检察机关
负责
国务院
各级人民政府
权力来自人民授予
3.权力来源:
4.宗旨:
5.政府的工作:
一、政府
人民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政府作用、宗旨
笔记
徒木立信依法必行
一百金改变中国
思考:商鞅徒木立信的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令得到执行,国家就能够安定;法令一旦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乱。)
依法治国
要求
依法执政(党)
依法行政(政府)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观看视频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人大
政府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公民
制定宪法法律
依法行政
依法监察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不能说党依法行政,也不能说人大或法院依法行政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要求必须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理清概念
1.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二、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笔记
思考:你认为政府应该怎么行使权力,才能保证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呢?
今日关注:疫情防控,复工复学,政府该怎么办?
网友一:继续延迟复学:
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过早复学不利于疫情防控
网友二:应该尽快复学:
学生在家已经关于一个月,继续关不利于身心健康。线上教学效率太低,中考高考研考怎么办?工厂同样是人员聚集地,为什么可以复工不能复学?
网友三:尽快复工复产: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不复,消费不振,国家经济下滑,个人生存攸关
网友四:继续延迟复工:
工厂也是人群聚集场所,且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更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基于大数据建立流行病学的数据模型,指导20202年全国疫情结束时间!——转载自《数学与人工智能》
问题在于有些数据不是靠科技手段就能收集到的,比如监狱,比如某些行政机关瞒报疫情。如何杜绝瞒报漏报呢?
基于此数据贵州高三初三确立开学时间为3月16号
基于事实及高科技,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决策科学化
政府作出复工复学的依据
新闻一:白岩松: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如果因为复工或其他原因漏报,那就非常非常糟糕了。就像中央指导副组长陈一新说的:“疫情数据不准确,误导决策,贻误战机,危害极大,疫情不明不准,要害死人。”
新闻二: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的防控信息,对缓报、瞒报、漏报的要严肃追责。
新闻三:李克强强调:政府工作人员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
新闻链接
国家主席习近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白岩松节目主持人、记者
最高人们法院长周强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确保决策,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决策民主化
1.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二、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笔记
2.我国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3.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一、公民民主参与必要性、含义及要求
笔记
2.含义: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要
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国家)
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厉行法治
02
战疫情,政府及工作人员展现“硬核”担当
上至中央政府,下层村委会,面对疫情这场大考,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到处都活跃着干部防控疫情的身影。政府及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战场上扬起了一面面的旗帜,展现“硬核”担当。
李克强武汉看望医护人员
省委书记娄勤俭视察复工复产
市委书记齐家滨到天合光能调研疫情
新北区领导到学校走访视察疫情防控工作
习总书记3月10号武汉考察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能够遵守疫情防控规则,遵守宪法和法律,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面哪些行为遵守疫情防控的规则?哪些行为没有遵守疫情防控规则?
损坏防疫设施
医护人员遵守劳动纪律
隐瞒境外出行史
遵守疫情期间的要求
配合社区防疫人员检查
用过的口罩随手乱扔



×
×
×
看一看,说一说
材料一:战疫情,政府及工作人员展现“硬核”担当
材料二: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能够遵守疫情防控规则,遵守宪法和法律,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材料三:依法治国需要参与的主体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如何厉行法治?
材料四:关于疫情的常见刑法
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三、怎样厉行法治?
笔记
有人认为:加大对不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则的处罚力度,就可以使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你赞同吗?
不赞同。
(1
分)
1.对不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则的处罚力度,有利于疫情的控制。(1
分)
2.控制疫情还需要: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法、全民守法,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2
分)需要各方加强宣传和指导,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人们公德意识,从而增强公民遵守疫情防控规则和法律的自觉性。
(2
分)
企业需增强责任意识,依法提高履责能力。(1
分)公民应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疫情的防控规则和法律(1
分)
3.总之只有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才能更好的疫情的防控工作。
(1
分)
辨一辨,说一说
1、判断观点或行为。
2、肯定其合理之处,简述理由。
否定不合理之处,改正并讲述理由或补全完善观点或做法
3、总结正确观点或行为。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四、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笔记
课堂小结
03
A.政府的作用
B.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
C.法治政府的含义
D.法治政府的建设
1.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
科学立法—立法机关(人大)
2.依法治国
严格执法—政府—法治政府
公正司法—司法机关
全民守法
3.对公民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
4.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氛围
5.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凝聚法治共识
总结
凝聚法治共识
课堂练习
04
1.“法令行则国兴,法令弛则国衰”启示我们(

A.法治比德治更加重要
B.公民要积极参与立法工作
C.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只要有法律国家就一定兴盛
C
课堂练习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A.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
B.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C.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其刑事责任
D.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
课堂练习
3.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①各级党组织要严格依法行政、科学立法
②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D
课堂练习
4.下列行为中,能体现政府依法行政的是


①国家制定并通过了《监察法》
②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依法监管
③国有企业实行产品年报制度
④食药监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曝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5.右图政府的做法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它(

A.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
B.有利于化解社会的主要矛盾
C.有利于杜绝政府的懒政惰政等行为
D.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依法行政
A
课堂练习
2017年常州中考:【政策解读】2017年3月,国务院相关部分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该政策的亮点是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有害垃圾成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
【调查访问】
人大代表:生活垃圾分类虽然有地方性法规,还需要有全国统一的专项立法保障。
政府官员:生活垃圾分类需健全执法体系,完善监管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社区居民:我们不能准确区分垃圾类别,只能乱扔。希望能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指导。
环卫企业:需要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请你参与探究相关问题。
有人认为,政府出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就能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的难题。请你评析这一观点。(7分)
变式训练:中考真题
1.该观点是片面的。
2.政府出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有利于生活垃圾分类难题的解
决。(1
分)
3.生活垃圾分类难题的解决还需要: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2
分)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人们公德意识,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2
分)环卫企业需增强责任意识,依法提高履责能力.(1
分)公民应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垃圾分类的素质和能力.(1
分)
4.总之只有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才能更好的做好垃圾分类。
有人认为,政府出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就能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的难题。请你评析这一观点。(7分)
变式训练:中考真题
2
.为推动创建融合社区,白云区三元里街成立了广州首个社区共治议事会。该基层群众性组织涵盖本地居民和来穗人员,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协商解决社区内大大小小的问题,并协助居委会、街道开展相关工作。三元里街的实践(

①有利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有利于鼓励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③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体现
④丰富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