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素材)

资源简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实验指导
1.《蚂蚁》
3683000228600制作昆虫模型
活动名称:制作昆虫模型
材料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制作过程:
1.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将其搓成类似水滴的形状作为蚂蚁的腹部;搓出一个小椭圆球作为蚂蚁的胸部;搓出一个小圆球并在上面刻出眼睛作为蚂蚁的头部。用牙签将3部分结合在一起。
2.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制作蚂蚁的1对触角和3对足。
3.将3对足黏合在蚂蚁的胸部。
4.将1对触角黏合在蚂蚁的头部。一只完整的蚂蚁模型就做完了。
2.《鱼》
(一)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
实验名称: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
实验材料:鱼、鱼缸。
实验步骤:
1.提前将装有一条鱼的鱼缸放置在教室内,让其适应环境。
2.学生观察鳍的摆动情况,并用画图或文字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注意事项:不要敲击鱼缸,以免鱼受到惊吓。不要用力捏鱼的身体,以免鱼受到伤害。
实验现象:鱼运动时,鳍在不停地摆动。
实验结论:在鱼游动时,鳍能保持鱼的身体平衡、控制前进的方向。
探究鱼的呼吸
实验名称:探究鱼的呼吸
实验目的:探究鱼的呼吸
实验材料:鱼、滴管、食用色素。
实验步骤:
1.将鱼提前置于教室内,让其适应环境。
2.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滴1-3滴,观察绿色水的流动路径。
3.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实验现象:绿色水从鱼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实验结论:鳃在鱼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5.《哺乳动物》
比较哺乳动物的被毛与鸟的羽毛
活动名称:比较哺乳动物的被毛与鸟的羽毛
活动目标:知道哺乳动物的被毛与鸟的羽毛是不同的。
活动材料:猫的被毛、鸟的羽毛。
活动过程:
1.看一看猫的被毛、鸟的羽毛的外形,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摸一摸猫的被毛、鸟的羽毛,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活动结论:哺乳动物的被毛与鸟的羽毛是不同的。
6.《测量距离和时间》
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活动名称: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活动目标:学会使用卷尺测量距离。
活动材料:卷尺等。
活动过程:
1·标出表示两棵树距离的起止点。
2.一个学生把卷尺的零刻度对准起点。
3.另一个学生拿着卷盘到达终点附近,拉直、拉紧卷尺后读出终点对应的示数。
10.《灯炮亮了》
(一)让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目的:探究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活动材料:导线、电池、小灯泡、电池盒、灯座
活动方法:把电池放在电池盒中,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中,用导线把电池盒和灯座连起来.
活动现象:小灯泡亮了,但是小灯泡的亮灭不方便控制。
控制灯泡亮灭
活动名称:控制灯泡亮灭
活动目的:探究控制灯泡亮灭的方法。
活动材料:导线、电池、小灯泡、开关、电池盒、灯座。
活动方法:把电池放在电池盒中,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中,用导线把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起来。
活动现象:合上开关,小灯泡亮了;断开开关,小灯泡灭了。
活动结论:一个简单电路主要由导线、开关、电源(电池)、用电器(小灯泡)4个部分组成。用开关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方法。
13.《食物的营养》
(一)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
活动名称: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
活动目的: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活动材料:多种食物、白纸、尺子、铅笔等
活动步骤:
1.将多种食物分别在纸上用力按压,直至在白纸上留下印渍。
2.在印渍旁边分别标注食物的名称。
3.观察这些印渍的区别。
活动现象:花生、肥肉等留下了油渍;黄瓜、香蕉等留下了水渍。
活动结论:花生、肥肉等含有丰富的脂肪。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
活动名称: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
活动目的: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活动材料:多种食物、碘酒、滴管等。
活动步骤:
1.向多种食物上面分别滴一滴碘酒。
2.观察现象。
活动现象:向黄瓜、熟鸡蛋的蛋白上滴碘酒后,碘酒颜色不变;向馒头、米饭上滴碘酒后,碘酒变成了蓝色或蓝黑色。
活动结论:馒头、米饭等含有丰富的淀粉。
(三)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实验
活动名称: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实验
活动目的: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活动材料:多种食物、铁签子、酒精灯、火柴、卫生纸等。
活动步骤:
1.点燃酒精灯,将多种食物分别放在火焰上灼烧。
2.分别闻一闻它们发出的气味。
活动现象:瘦肉、熟蛋白被灼烧后会发出一种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馒头、黄瓜被灼烧后会发出一种糊味或者清香味。
活动结论:瘦肉、熟蛋白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14.《食物到哪里去了》
唾液消化淀粉实验
实验名称:唾液消化淀粉实验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淀粉液、滴管、吸管、37℃左右的水等。
实验步骤: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稀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与唾液等量的清水,摇匀。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约37℃的水中。
2,过一会儿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一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什么变化;加入清水的淀粉液变成蓝色或蓝黑色。
实验结论:唾液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15.《我们的呼吸》
比较人体呼出和吸进气体的实验
实验名称:比较人体呼出和吸进气体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有变化。
实验材料:澄清的石灰水、集气瓶、玻璃导管、注射器、橡胶导管等。
实验步骤:
1.用注射器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注入空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用嘴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实验现象:
用注射器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注入空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依旧比较澄清。用嘴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人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24.《制作小台灯》
活动名称:制作小台灯
制作材料:纸杯,支架,金属盒,开关,导线,LED灯泡,电池盒,电池2节,垫片2个,螺母2个,绝缘胶带,装饰花边,小刀,铅笔等。
制作方法:
在纸杯底部钻个小孔。
把导线连接在LED灯的两端。
把导线从灯罩一端穿过支架。
把支架、开关和底座连接。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5.《太阳能小台灯》
制作太阳能小台灯
活动名称:制作太阳能小台灯
活动目的:按一定步骤制作太阳能小台灯
活动材料:灯座、接线器、按压开关、灯、导线、太阳能灯底板、太阳能板、单头导线组、双面胶。
活动步骤:
拼装太阳能板。
连接接线器,固定灯座。
连接开关。
线路连接。
连接灯珠。
太阳能小台灯制作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