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1年浦江县教师业务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这些海洋国土都位于(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2.下列对浦江县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小于0℃ B.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喜食米饭C.位于浙江中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南翼 D.处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3.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北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位于( )A.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岸 B.欧洲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C.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D.亚洲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4.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经是农耕大忙,这主要是因为(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形差异大5.读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东南向西北B.西北向东南C.东北向西南D.西南向东北6.据报道,俄罗斯计划修建一条长约102千米的海底隧道连接美国,应把它修在 ( )A.① B.② C.③ D.④7.太行山脉为分界线的东西两个地形区分别是 ( )A.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8.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0—9十个数字符号,请问它的发明者是( )A.古埃及人 B.古印度人 C.古阿拉伯人 D.苏美尔人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10.下列各项中属于隋朝开始修建的重大工程是 ( )A.长城 B.都江堰C.坎儿井 D.大运河11.“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便是他们的终极命运。”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丝绸之路开通 D.商鞅变法12.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1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书是 (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林纾翻译的《茶花女》C.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 D.邹容的名篇《革命军》14.“条约签订的当天,台湾的洋行就得到消息,并迅速为民众所知。台湾民众群情激昂,奔走相告,要求朝廷废约,并表达誓死保卫台湾的决心”这里的条约指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是在哪次历史事件之后? ( ) A.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16.学生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B.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等C.重大事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 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17.南水北调工程开建有利于解决我国水资源( )A.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B.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C.被严重污染的问题 D.分布不平衡的问题18.地域狭小、资源短缺的浙江,拥有的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却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浙江 ( )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因地制宜,海陆互补 ④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海域面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20. 近日欧盟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从20%-39.1%不等的“双反”关税。遭遇“双反”的中国企业坚持认为,此次裁决有失公平。你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提出申述,以维护自身权利。 (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21.(14分)阅读地图,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1)任选一图,写出整幅图的经纬度范围。(8分)(2)图一图二所示区域在自然环境方面有何不同?请设计一个表格进行比较。(6分)提示:从地理位置、主要地形、气候特点三方面作答。22.(14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近日,某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以“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小明积极参与,查阅准备了以下资料:材料一: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l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胜利,但同时也有失误和挫折。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的90年历程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4分)(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缘于我们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两条道路,这“两条道路”分别指什么?这“两条道路”取得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但同时也有失误和挫折。请你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所经历的政治失误,随后并为纠正失误党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4分)23.(16分)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小敏看到此新闻后,对美国的历史和中美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解相关信息,她找到了一些材料,请你帮她解读。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国国王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摘自某文献材料二:在争取自由的革命中诞生的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但其宪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继续生效的成文宪法,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世界也正处于新的时期。” ——邓小平(1979)材料三:在访美期间,胡锦涛强调: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问题。双方应共同努力,扩大共识,加强协调,深化战略互信,慎重妥善处理分歧请回答:(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公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宪法确定了美国怎样的政体?材料为什么说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时期?(6分)(3)你认为要保持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妥善处理的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美关系的蓝图。(6分)24、(16分)材料一:图一 图二材料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曾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据监测,祁连山区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之间,气温上升了0.1℃,到了90年代,气温比60年代上升了0.76℃。2000年到2005年的气温与60年代相比,升高了1.17℃。整个祁连山冰川,另一头所维系的,是河西走廊400多万人口,700多万头牲畜,70万顷耕地。河西生态危机四伏,民勤、敦煌等地早已深受荒漠化所困,若祁连山冰川枯竭,无异于将其“生命之源”彻底砍断。(1)我们可以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分别获取哪些信息?(6分)(2)全球气候变暖和荒漠化都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2分)为防治荒漠化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4分)2011年浦江县教师业务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5 BACBB 6-10 ACBDD 11-15 BBCCC 16-20 CDAC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21.(14分)(1)图一: 28°N -29.6°N,117.8°E-119.6°E;(4分)图二: 29.4°N -30.9°N,121.4°E -123.2°(4分),任选一图作答即可,经纬度误差超过0.3°不给分。(2)(6分)。区域 地理位置 主要地形 气候特点图一 相对离海较远 山地、丘陵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图二 紧邻(临)海洋 丘陵、平原 受海洋影响大,冬暖夏凉注:不列表作答扣1分;地理位置比较上,若从相邻临(对)位置等方面作答也给分,都答位于沿海地区给1分;气候特点比较上,若都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给1分)22.(14分)(1)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2分)(2)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2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启示: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勇于开拓创新等(2分,任选一点即可)(3)文化大革命(1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分)23.(16分)(1)《独立宣言》(2分) 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2分)(2)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2分)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分)20多年的对抗基本结束,两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2分)(3)台湾问题 (2分)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未来中美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只要从“和平”与“发展”两个角度回答皆可)(4分)24.(16分)(1)图一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大(2分),但增长速度放慢(2分);图二说明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不够高(2分)(2)生态环境问题(2分);大力建设防护林工程;把防治荒漠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大力开展治沙工作,创造了生物固沙等许多成功治沙经验(写出其中2点,即可给4分)(3)人口的快速增长,素质偏低都会加剧环境的恶化(2分),恶化的环境会危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doc 初中历史与社会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