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凝聚价值追求课堂练习(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凝聚价值追求课堂练习(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2 凝聚价值追求
一、单项选择题
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围绕其核心,历久弥新,不断丰富发展,发扬光大。下列选项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D.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除夕当晚平整场地,大年初一开始施工,十天之后的2月2日,中国人宣布:历时10天,拥有34000平方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竣工了!中国速度再次震惊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为千千万万的劳动工人,他们参与建设都是抱着拼死的决心来的,对他们及他们行为理解正确的有(   )
①他们具备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他们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他们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④他们既享有劳动的权利,又履行了劳动的义务,其行为符合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   )
A.坚持爱祖国、爱人民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B.坚持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坚持改革创新、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伟伟是一名初三年级即将中考的学生,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疫情期间,学校组织了一场“网上开学典礼”。虽然身在家中,伟伟依然穿好校服,伴着电脑中传来的国歌声,庄严的注视着屏幕上的五星红旗,完成了升旗仪式。对此,以下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开学典礼就是个形式,没必要认真对待
②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修养,也是在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
③尊重国家、国旗、国歌,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
④仪式感放在心里就行了,不拘小节也没啥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空间上不是封闭的,在时间上不是停滞的,而是一个鲜活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这说明(? ? ? ? )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魄”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D.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6.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是( ? )
①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物质基础
③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仪征市村电工、“中国好人”周维忠,21年为15户孤困家庭悄然垫付12万元电费……他活成了一束光,温暖着周围的人。周维忠的事迹主要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A.爱国? B.民主? C.友善? D.自由
8.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为我国核潜艇的从无到有,跨越发展探索赶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黄旭华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要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要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总体安全观要以国土安全为根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19年4月连云港“在海一方”公园举行《我和我的祖国》广场活动,活泼的民族舞,深情的二胡演奏,身穿汉服的孩子,用歌声、舞蹈和画笔描绘心中的祖国,吸引了众多市民自发参与到活动中。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尊重外来文化,正确学习和借鉴 ④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9年9月29日10时正,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举行了隆重的颁授勋章奖章仪式。在雄壮激昂的《向祖国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勋章奖章。于敏、孙家栋、袁隆平……一个个名字,一段段传奇,穿梭了岁月,响彻金色大厅,传遍神州大地。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①颁授勋章奖章仪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个人成长与祖国建设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个人发展离不开祖国,祖国建设需要个人努力
③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要从身边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获得国家勋章为己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三、综合题
11.疫情没有国界,人间自有真情。病毒肆虐,一样的疫情,不一样的防治。一样的对策,不一样的评价。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围绕“同心战‘疫’”主题,从“新闻早班车”中辑录了以下片段:
片段一: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有一种感动,让人热泪盈眶;有一种身影,让人永远铭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疫情面前,你挺身而出,奋勇逆行。舍小家为大家,筑牢了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手挽手肩并肩,集聚起战胜病魔的磅礴力量。时代需要这样英雄,社会需要这样坚守,国家需要这种精神!
片段二:1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援引采访对象的谈话,认为中国政府在武汉“封城”的做法是“侵犯人权”、“反应过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位公共卫生方面专家认为:“封城一定会侵犯人权”。密歇根大学医学专家甚至认为中国做法让人“难以置信”。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指点迷津】时代需要这样英雄,社会需要这样坚守,国家需要这种精神!
英雄发扬了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需要这种精神”的理解。
【明辨是非】美国媒体和专家认为,“中国在武汉‘封城’的做法是‘侵犯人权’”
(3)这种观点正确吗?请你辨析。
答题方向
一、C B B B C A C C B D
二、1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观点错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人权的实质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我国在武汉“封城”是为了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不属于侵犯人权。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