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1 小专题5 地球自转的意义 2 地方时、偏向
2、时区与日界线
1.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全球有24个区时(标准时)。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 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如图1-4和图1-5。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 (15°×8=120°)。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区时和区时的区分: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占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5)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21世纪教育网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例1 读时区和日界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全球共划分为__________个时区。
(2)一般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__度,各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为各时区数乘_______度。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___________度。
(3)在所有时区中,属于东时区范围的是从__________(经度数)到_________(经度数)。
(4)_________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该时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这两个时区共跨经度_________度,两者共用一条中央经线,所以在时间上这两个时区的_____________相同,但______________不同。
(6)相邻的两个时区,相差__________小时,两地如果相差4个时区,则两地的标准时相差_____________小时。
(7)从图上看出,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稍有弯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4 两 12
(2)15 15 1200E
(3)7.50E 1800
(4)零 7.50W—0-7.50E
(5)15 时刻 日期
(6)1 4
(7)尽量回避同一个国家处在两个不同的日期。
例题2 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解析】根据经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相差12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1月20日19时,长城站的区时为19日21时。
【答案】C
例3 下列关于东、西12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东12区在东半球,西12区在西半球
B.东12区在西半球,西12区在东半球
C.东、西12区都在东半球
D.东、西12区都在西半球
解析:这里要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和时区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从200W向东到1600E为东半球,从200W向西到1600为西半球。东12区的范围是172.50E—1800,西12区的范围是172.50W—1800,两者各为半个时区,合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是1800经线。
答案:D
(6)标准时: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如印度等;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如美国、俄罗斯等。
(7)北京时间: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8)世界时:即格林威治时间,零度经线的地方时。
2.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
(3)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4)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种/1°;4秒/1′,“东加西减”。
(5)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21世纪教育网
3.日界线
(1)日期的界线有两种: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自然界线是某地区时间为24点(0点)。(2)人为界线是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见图1—7)
地球上日期最多存在两天,分界线包括规定的日界线,还有事实上的日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即夜半球正中央地点经过的经线,它不断变化。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点经线到180度经线之间范围为新的一天,余者为旧的一天。当180经线为0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于一个日期。
(3)涉及日界线的计算问题要注意:
①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②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
③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
④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的方法:
A.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比例为T/24,旧的一天比例为(24-T)/24。也可以把T转化为北京时间Q,即Q=T-4。
B.如果使用的区时,那么新的一天范围可用时区数表示,时区数为180度经线的区时T+0.5个时区。注意一般情况下没有24点,它可表示第二天的0点。21世纪教育网
例题4
一艘轮船,于2004年1月25日上午10点从,上海港起航,经过90整天后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西八区),问到达地是几月几日几点钟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已知从某时区出发的区时、到达地的时区和行程时间,求到达地的时刻,可归纳为如下公式: (出发地的区时+行程时间)±两地相隔的时区数× 1小时=到达地的区时。
2004年是闰年,二月份有29天(三月份是大月,有31天)。按出发地的时刻计算,90天后是四月二十四日上午10点。但是上海使用东八区的区时,圣弗兰西斯科是西八区的区时,按其在上海西面的方法来计算,要迟16个小时,所以到达地的时刻是四月二十三日18点。
解此题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①换算区时题中有行程时间时,要统一归算成出发地(或到达地)的区时,并加行程时间。
②出发日期和到达日期是跨月份的,要注意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是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各月是30天)的天数,二月份要注意平年(28天)或闰年(29天)。一般地说,这一年的公元年份能被4整除的(如2004年)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 (如2003年)是平年。
③采用过日界线的计算方法,不但要注意日期的变更,而且计算两地相隔的时区也较复杂。须分别以 12减两地的区时编号数,然后相加。例如在东八区与西八区之间,按包括东、西十二区在内来计算其相隔的时区数,则为: (12区—8区)+(12区—8区)=8区,即相隔8个时区。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而过零时区的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其运算结果是相同的。
【答案】2004年4月23日18时
例5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日(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时间可能是(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解析:此题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轮船12月30日12时自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因日期要减去一天,航行中花了5分钟,所以时间为12月29日12时5分。
第二种,轮船12月30日12时起自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因日期要加上一天,航行中花了5分钟,所以时间为12月31日12时5分。
第三种,轮船12月30日12时,不论向东还是向西,刚好越过1800经线,但未通过日界线,此时仍是12月30日,轮船航行花了5分钟,所以时间12月30日12时5分。
答案:A、C、D
例题6:下图中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1)NA的经度为___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___;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答案:(1)60°E;180° (2)22;4
点拨:(1)北半球地球逆时针自转,由于非阴影为新的一天,所以NA为0点经线,NB为180度经线。根据图中120度夹角,可以推知NA的经度为60°E。(2)此时60°E地方时为3月22日0点,北京时间即东经120地方时,两地相差60经度,地方时相差4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3月22日4点。
例题7: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3)A地地方时应为________时________分至________时________分之间。
答案:(1)A点位于图中20°W~0°之间的赤道上。见下图。
(2)7;1 (3)10;40;12;0
点拨:(1)图中最右侧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可以计算出对应经线为0度经线。图中经线间隔为30度,从右侧数的第二条经线为西经30度,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此时只有赤道上能够昼夜平分,所以符合要求的范围为20°W~0°之间的赤道上。(2)该图显示180度经线为0点,全球为同一日期,都是7月1日。(3)A地位于20°W~0°之间,此时0°经线地方时为7月1日12点0分,西经30度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0分,西经20度位于西经30度以东10个经度,地方时差40分,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40分。
例题8:北半球冬至日当航行中的海轮上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15点整。该船位于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答案:B 点拨: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为正午12点,此时北京时间即东经120经线地方时为15点,船所在的经线读数为东经75度,为印度洋海域。
例题4:下图中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70°E B.23°26′N,20°W
C.0°,110°W D.23°26′S,100°E
答案:A 点拨: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则靠近180度经线附近的经线为东经160度,根据经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昼半球正中央经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东经70度,由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2)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15时20分 B.3月21日8时40分
C.9月23日15时20分 D.9月23日8时40分
答案:C 点拨:直射点位于赤道包括春分和秋分两天,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应该从秋分到1月方向。直射点位于70°E,地方时为9月23日12点,东经120度地方时为9月23日15时20分。
例题9: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
A.7日9时 B.7日16时 C.8日16时 D.8日8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点拨:日界线包括0点所在经线和180度经线,新的一天范围从0点所在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度经线,图中NA为0点所在经线,NB为180度经线,该图为北半球,所以NA经度为西经120度,地方时为8日0点,东经60度为8日12点,东经120度为8日16时。
例题10: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12月12目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2日8:00 B.12日16:00 C.11日0:00 D.13日16:00
答案:D 点拨:根据题意画出下图,可以看出,12月12日范围跨60个经度。
假如A所在经线为0点,则B所在经线必然为180°经线,得出A点经线为东经120°,时间为12月12日0点,答案没有该选项。另外一种情况是A所在经线为180°经线,B所在经线为0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20°W,12月12日为旧的一天,北京时间在12月13日,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北京时间为13日16:00。
(2)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
答案:C 点拨: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新旧日期个占一半,此时0°经线为0点,180°经线为12点,我国大陆最东端(135°E)所在时区为东9区,此时为9点。
(3)若图为地球侧视图,AB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答案:C 点拨: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并正向南移动,时间为9月23日,即此时地球新一天为9月23日。题中条件见下图所示
9月23日范围从70°E(0点所在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北京时间为为120°E经线地方时,为9月23日3:20。
例题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先向 ,再向 。
(2)若D处的经度为150°E,则E点的经度为 。F点的经度为 。
(3)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F点为5月 日 时,此时北京时间为5月 日 时。
(4)A、B、C、D四点中,A点与 点地方时相同,B点与 点线速度相同。
(5)随地球的自转,当B点转过的角度恰好是360°时,这一日被叫做一个 日。
(6)某人从D点出发一直向北行进,是否可能回到原地 ,原因是 。
答案:(1)东南 西南 (2)150°W 30°E (3)5月10日16点,5月10日22点
(4)C D (5)恒星日 (6)否 从D向北走,到北极点后就得向南,当然回不到原点。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及方向,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从A到B再到C,总体向南,但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先向右偏转,到B点后转为向左偏转。(2)D、E之间差60度,若D处的经度为150°E,向东经过180度经线到达E经线。(3) D处的经度为150°E,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F点与之差8小时,此时地方时为5月11日0点-8时=5月10日16点。北京时间为东经120经线地方时,与150°E差2小时,此时为5月10日22点。(4)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条纬线上线速度相同。(5)地球自转360度为一个恒星日。(6)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例题12:某日酒泉昼长11时20分,西昌昼长11时40分。某航天专家上午11时乘飞机从酒泉到西昌参观“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途中飞行3小时。据此和下图分析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为:
A.11时40分 B.14时30分 C.11时30分 D.11时14分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主要是在西昌经历的,如果航天专家没有运动,在西昌经历的一天为24小时,白天为11时40分,现在他一方面随地球自转,一方面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感觉一天时间应该比实际周期短,而且发生运动时间在11点以后的3小时范围内,应该在白天,所以短的时间是在白天范围,短的时间为从东经98度到东经102度的经度差所消耗的时间,为16分钟,即航天专家感觉一天的白天时间为11时40分-16分=11时14分。
例题13:下图中的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的昼夜状况,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P地位于T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A 点拨:30°N纬线圈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所以右图中的P点右侧为北极点。P点位于北半球高纬度,72.5°E经线上,综合起来,P地位于T地的东北方向。
(2)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21世纪教育网
A.东北、5小时 B.西北、6小时 C.东南、5.5小时 D.西北、5.5小时
答案:B 点拨:飞机从F(赤道,72.5°E)出发时,F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此时T地地方时为0:30分,正值黑夜。根据左图中的白昼经度,计算出白昼时间为11小时,日出时间为6:30分。注意一天中晨昏线位置不变,只是地球上的地点不断运动,各条经线顺序经过晨昏线。飞机出发时位置和各地时间见下图。
飞机一方面向西北方向飞行,另一方面,飞机和T地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飞行中,飞机始终在晨线以西,当飞机到达T地时,T地正好到达晨线位置,该时间段为从0:30分—6:30分,时间为6小时。飞机到达T地后,随着T地进入白昼,不能再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了
例14右图为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长江流域一带进入梅雨季节
B、此时正是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的播种季节
C、此时武汉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悉尼昼最短,夜最长
2、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是( )
A、3月21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
C、9月23日3时20分 D、9月23日7时
3、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的( )
A、一半 B、一半以上 C、一半以下 D、无法判断
[答案] B C C
例题15 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量北极星的高度(如图4-9)。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36°34′N,90°E B.60°N,150°E
C.30°N,90°E D.53°26′N,150°E
【解析】根据题设可判断当北京时间14点整时,该
地正午12点,二者相差2小时,应比120°E减少30度为90°E。又据图示,其北极星高度为30°, 而北半球各地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故M地纬度为30°N,则M地地理坐标为(30°N,90°E)。
【答案】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例16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线,CD是日界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此图显示的是( )
A、北半球全图 B、南半球全图
C、东半球全图 D、西半球全图
②、此刻北京时间是( )
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23时 D、12月22日23时
[答案] B B
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经线相互平行)(观察方向应与物
体运动方向一致)
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动都有影响
例17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如图4-12),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南岸受冲刷严重
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转,即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左岸堆积。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流,所以BD选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D
例题18: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 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
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
答案:B点拨: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属于在北半球自南向北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磨损右边的铁轨,即东侧的铁轨。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4-9
图4-12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