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21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练习1-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21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练习1-2

资源简介

课后练习1
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回答1-2题。
1.山麓耕地牧场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则甲地自然带名称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2.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气流运动方向,e地的气温明显高于a地,主要原因是:
A e地受气旋影响 B e地受反气旋影响
C e地处于迎风坡 D e地处于背风坡
读下图,完成3--4题。
3. N处数值最可能是:
A.4 500米 B.5 000米 C 500米 D.6 000米
4.同一纬线上雪线高低的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的高低 B.降水的多少 C.山脚下气温的高低 D.山脉的走向
5.图13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左图东经30度 右图东经100度
(1)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文水系特征的差异。(5分)
(2)分析乙河下游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5分)
(3)阐述N水库建设给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4分)
(2008年山东卷)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7.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图5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9.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0.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垂直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2)珠穆朗玛峰南侧有几种自然带分布 ,最低处(基带)是什么
类型的森林?
(3)北坡为什么没有森林带分布?
(4)喜马拉雅山的南、北坡,哪个雪线高度低?为什么?
11.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
为基 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
⑥为荒漠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又是以__________
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
(A:②→③→④;B:③→⑤→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__。[21世纪教育网]
12.(10分)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位于_________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2)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________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
(4)图中森林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实地考察发现图③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2
1.关于由赤道向两极分异的正确叙述是( )双选
A.自然带沿着纬线方向有规律地更替
B.以热量为基础
C.在低纬和高纬最为明显
D.中纬度不体现此种分异
2.读图1和图2(图中a、b、c各区间的12个点,表示12个月),回答问题。
(1)图1中用斜线表示的两片区域属于 (自然带),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图2中a、b、c三地,可能位于上述两片区域的是 。
3.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____________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____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自然带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应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C自然带的干湿状况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区,农业特色是发展________________农业。
4.我国新疆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属于( )
A.地带性分布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06年上海)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1)~(3)问题。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单项选择)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_________(单项选择)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__________地带性的表现。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04年徐州)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EF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21世纪教育网
C.非地带性分布
D.垂直地域分异
(2)M自然带南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
C.受加那利寒流影响
D.受本格拉寒流影响
7.(05年南昌模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所对应的指被类型用线连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草原
e 热带草原
(2)图示范围分布在赤道以________的大陆中部和__________部。
(3)由c—d—e的变化是__________递增的结果,这种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中的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某山地,山下为热带雨林,山顶出现积雪冰川,该山地可能位于
A.安第斯山脉南段 B.安第斯山脉北段
C.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D.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8.(06年九江统考)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100、500 B.500、350 C.100、250 D.500、250
(2)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
(3)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段春季有凌汛现象
B.甲河段东岸泥沙淤积严重
C.乙河段沿岸平原多种植棉花
D.该区域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因素是地形、土壤
课后练习1
1.C 2.D 3.D 4.B
二、综合题
5.(1)①甲河下游支流少,水系不发达,乙河下游支流多,水系发达;②甲河自南向北流,乙河自北向南流;③甲河下游比乙河下游长;④甲河下游流域面积小于乙河;⑤甲河下游流量小于乙河下游。(每点1分,共5分)
(2)①技术、资金缺乏;②气候条件适合于天然橡胶的生长,原料(橡胶)丰富;③廉价劳动力丰富;④海运便利,便于出口;⑤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每点1分,共5分)
(3)①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②河口地区因缺乏饵料导致水产资源衰退:③甲河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弱,海岸遭侵蚀后退;④三角洲盐碱化加重。(每点1分,共4分)
答案:6B 7D
答案:8. D 9. B
10.(1)随着高度的增加,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也因此发生变化。(2)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3)北坡纬度高于南坡,并且海拔高度较高,水分条件不足,已不能适应森林的生长。(4)南坡的雪线较低,正常情况下,在北半球,应该北坡的雪线低于南坡,但喜马拉雅山南坡面临的是海洋,降水较北坡多,海洋性气候使得这里雪量丰富,雪线较低。
21世纪教育网
11.(1)热量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受海洋水汽的影响程度不同(3)A 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
12.(1)美洲板块 升高 位于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2)非地带性 隆起的山脉(安第斯山)阻挡西风进入,降水少;东岸为离岸风。(3)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整体性(4)温带落叶阔叶林 降水多
课后练习2
1、b c
2、【答案】(1)热带雨林带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为主,多对流雨。(2)C
3.【分析】本题是考查我国部分地区大陆自然带水平分布的规律及成因,,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我国各自然带农业发展状况。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明显,图中就体现了这种分布规律,然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分析。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由沿海到内陆 水分 中纬度 (3)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 (4)畜牧业 干旱 “绿洲”
4.【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从地带性分布来看,应属于温带荒漠带,但由于水源条件的影响形成了绿洲,则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答案】C
5.【分析】E地在南美大陆上,属于美洲板块,由于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洲的热带荒漠有副热带地区延伸到赤道附近,所以F地为荒漠景观。F、G两地域在南北方向上更替,以热量为基础,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安第斯山地的阻挡,南美西岸的气候带较为狭长。
【答案】(1)D (2)C (3)纬度 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 地中海
6.【分析】沿EF线的自然带的变化是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洋流对沿岸地区的环境特征会产生影响,由于本格拉寒流在此自南向北流,受其影响M自然带南北延伸。
【答案】(1)A (2)D
7.【分析】关键是判断出图示为北半球的大陆东岸和中部的自然带分布即可。
【答案】(1)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e——常绿阔叶林(2)北 东(3)热量 纬度(4)B
8.【分析】由图中河流可知,a等高线为500米,由此推知b点海拔小于300米;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东南丘陵,是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发展种植业需改造地形和土壤,发展立体农业,改良土壤。
【答案】(1)D (2)B (3)D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