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感受我们的呼吸》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1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服务;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师了解学生本单元知识基础的重要场所。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的活动是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的过程,知道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通过观察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在“呼”和“吸”时胸腔与腹部产生的变化与自己原先的推测不太符合,从而引发认知冲突。第二层次的活动是用人体呼吸模拟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学生通过操作呼吸模拟装置的过程,可以在原有的认识上建构对呼吸器官参与呼吸作用的科学认识,并产生进一步研究呼吸的兴趣与欲望。【学生分析】通过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发现学生们对于呼吸有着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1.我们为什么要呼吸?有44.4%的学生认为不呼吸会死;25%的学生认为呼吸需要氧气;19.4%的学生认为呼吸需要新鲜空气。2.呼吸时,身体有哪些变化?有55.3%的学生认为吸气时空气吸进身体后会到肚子里,从而认为肚子会变大,呼气则相反;13.2%的学生认为会心跳;13.2%的学生认为身体会动。3.呼吸时,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有42.1%的学生认为肺参与;15.8%的学生认为胃参与;42.1%的学生认为口、鼻参与。通过调查发现,没有学生关注到呼吸时胸腔的变化,认为肚子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对于呼吸时参与的主要器官,学生知道,但并不是很完整;也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参与呼吸的各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以及呼吸时空气在身体里的路径。基于调查结果,可以通过感受呼吸的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呼吸时,肋骨、胸腔和腹部的变化。通过讨论后,帮助学生知道人体在呼吸时,参与呼吸活动的主要器官的名称,并用装置模拟呼吸的发生,明确呼吸是器官之间协作完成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科学探究目标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科学态度目标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推测呼吸时有哪些器官参与以及它们的作用。难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人体各个呼吸器官间的协同工作。【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学生活动记录表等。教师准备:呼吸系统结构图、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体验憋气,引出课题。教师:手捏鼻子,嘴巴紧闭,憋气30秒。说一说你是什么感受呢?学生:我们离不开呼吸,即使停止几秒钟都会让人很难受!呼吸很重要。2.展示课前调查结果,暴露原有认知。关于呼吸,我们已经做了一个课前调查。第1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呼吸?预设:不呼吸会死亡,我们需要氧气。第2个问题:吸进来的空气到了哪里?教师请学生描述:明确肋骨处为胸部,肋骨以下的躯干为腹部。第3个问题:呼吸的时候,身体的哪些变化可以支持你的观点?聚焦疑问:空气是吸入到了胸部还是腹部?二、探索活动一: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师:我们需要仔细感受并观察呼吸的整个过程,才能解决疑惑的问题。开展观察活动。呼吸时,身体的各部位有哪些变化?学生做深呼吸。怎样做算是一次呼吸?1.出示人体轮廓图进行分步骤指导。(1)双手放在腹部,深呼吸感受腹部的变化。(2)双手放在肋骨,深呼吸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3)集体做深呼吸。2.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初步达成共识。吸气时:肋骨向上,胸廓扩张(变大),腹部收缩。呼气时:肋骨向下,胸廓收缩(变小),腹部放松。学生思考:这些变化,说明空气是进入了胸部的肺还是腹部?学生回答:肺,因为吸气时胸腔扩张了。观看视频,最终明确吸进去的空气到了胸部的肺。3.认识肺和气管。(1)出示人体轮廓图(如右图)通过刚才的体验,我们达成了共识,空气会吸到胸部的肺里。空气在吸进身体时有两个部位,分别是鼻腔和口腔。看一看肺在身体里的样子(出示图片),这时候空气能到肺里吗?学生回答:不能,因为还缺少气体进去的通道——气管。在人体的胸部和腹部,还被一种肌肉——膈肌分开。(2)推测气体进出身体的路线。吸气时,空气进入身体的路线是怎样的?吸气:鼻子(嘴)—气管—肺。呼气:……(3)学生小结人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呼吸。参与呼吸的器官主要是鼻腔、口腔、气管和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过程,理解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上述两部分分别在“呼”和“吸”时产生的变化与自己的推测不太符合,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活动二:模拟人体的呼吸1.介绍模拟实验。通过感受呼吸,我们知道了呼吸时有许多器官参与,但是它们都在身体内部,无法观察它们的变化,呼吸又是怎样发生的呢?科学上有一种研究方法,是通过装置去模拟我们的身体(出示模拟装置)。2.明确装置各部分对应我们身体的部位。说说这些装置分别模拟了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3.怎样模拟吸气?怎样模拟呼气?4.学生活动,并做好记录。记录表:模拟我们的呼吸请在下图中,画出肺和膈肌的变化。膈肌__________,胸腔体积,肺__________,吸气。膈肌__________,胸腔体积,肺__________,呼气。挑战:你能说一说呼吸发生的过程吗?例如用:“先……然后……再……”的方式表达。5.学生汇报交流。我们发现:膈肌下降,胸腔体积变大,肺变大,吸气。(呼气时,相反)设计意图:操作呼吸模拟器能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上,建构对呼吸器官参与呼吸作用的科学认识,并产生进一步研究呼吸的兴趣。三、研讨1.人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充分表达,互相补充,教师稍作引导。2.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记录在班级记录表里,以待后续探究学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形成对参与呼吸的器官及其作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期望学生对呼吸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板书设计】感受我们的呼吸(膈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