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2 小专题24 农业练习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2 小专题24 农业练习2

资源简介

小专题24 农业区位因素 练习2
1、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F地区是我国干旱严重的地区之一,请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5)E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2、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1)~(3)题。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1)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劳动力 B.水源 C.市场 D.农业科技
(2)该国盐碱地面积广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 B.不合理的灌溉 C.种植业发达 D.围海造田
(3)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A.广阔的市场 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D.传统的耕作经验
3、下图为我国某省轮廓图,读图回答(1)~(2)题。
(1)乙地区是该省重要的稻米产区,其主要农业区位优势是
A.气候 B.市场 C.劳力 D.土壤
(2)a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其分布于此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宗教 C.气候 D.地形21世纪教育网
4、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2)影响A、B两地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5、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3年新增的商品粮基地主要集中在三大自然区中的 地区和东部季风区中的 地区。
(2)A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主要范围由80年代的 平原和 平原,扩大到 。
(3)与C商品粮基地相比,B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
6、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出两地农业生产特点。
(2)乙图中,c、d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和 。
(3)说出a、b、d三地的气候类型。
(4)说出b地农业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7、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气候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1)~(2)题。
(1)关于四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终年高温多雨
B.②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③地是美国的小麦带
D.④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8、读“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图”,回答(1)~(2)题。
(1)阶段I中的农产品产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距城市近 B.气候优越 C.地形平坦 D.水源充足
(2)阶段Ⅱ中的农产品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运输便捷 D.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草绘的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材料二:该地理兴趣小组对所在的城市农产品产销状况进行调查,得出如下资料:
专案 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0.8
生产成本(元/kg)[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 2 0.8 0.4
运费率(元/kg·km)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21世纪教育网 20 15[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 10
⑴该学校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渭河平原 C.太湖平原 D.成都平原
⑵根据材料二,在距离城市1千米的耕地上,从经济效益考虑,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⑶兴趣小组发现当地大量种植甘蔗,而我国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种植较少,试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该地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
⑷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就上述研究成果准备编写小论文,请给他们拟订一个论文题目。
10.右图中 M 河谷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21世纪教育网
热量、光照 B.光照、水21世纪教育网
C. 水、 地形 D.地形、热量
11、(2007潍坊统考题)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题
(1)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2)新疆采取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
A.创造旅游景观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水污染 D.节省建设成本
12、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2).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13、根据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下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阴影所示国家A与右图中阴影所示区域B纬度基本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2)影响A国农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其农业区集中分布在 。
(3) 沿30 N纬线,在方框中填写B、C两地及其同纬度地区植被类型的名称,以及植被类型变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⑷B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目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 。
15、“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类型分布图模式图”,回答:
⑴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Ⅰ处应发展 ,Ⅱ应发展 , Ⅲ应发展 。
⑵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也同时见到南方甚至外国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 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大,而这只有在 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的。
⑶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业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了,这是 的结果。
16、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黏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养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涌入内蒙古草原,挖取发菜,(谐音发财),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
⑵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
⑶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
⑷结合材料,你还能为该地区提出那些有效措施控制和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17右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回答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 B.地形
C.气候 D、市场
(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18、读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
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 D.园艺业
19.经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甲、乙两点,甲点位于37°N、118 E,乙点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种植园农业
20、下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略图,该大陆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
A.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21、读图,判断回答:
(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高原B.珠江三角洲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东北平原
21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C
亚热带季风
B
热带沙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