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之道《劝学》《师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之道《劝学》《师说》

资源简介

10.《劝学》《师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单的完成,了解跟《劝学》《师说》有关的一些文学常识,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梳理思维导图,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文章的说理逻辑思路,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3.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的当下现实意义。
(三)课时安排
?2-3课时。
(四)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围绕课程标准“思辨类阅读和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学习之道”的主题选择了6篇文章(《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前四篇以议论为主,思辨性较强;后两篇兼有议论和记叙。
《劝学》《师说》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的两篇议论文,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除了疏通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重点句式外,我们还应结合这两篇文章的特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论证方法的使用等知识,帮助学生搭建议论文的框架,为议论文写作做准备。
另外,这两篇文章是论证“学习之道”的文章,我们还应配合单元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
(五)课前学习
1.具体见“课后巩固”相关内容。
2.借助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关于荀子和韩愈的资料,完成人物履历表。
荀子履历表
姓名
荀况
别名
荀子、荀卿、孙卿、字卿
著名弟子
李斯、韩非、张苍
生活年代
战国时期
主要生活经历
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主要成就
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主要作品
《荀子》
主要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
韩愈履历表
姓名
韩愈
别名
昌黎先生、韩吏部、韩昌黎、韩文公
所处时代
唐朝
主要生活经历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主要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首
主要作品
《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
《师说》的创作背景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写下了《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
?
二、过程设计
活动一: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交流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熟读两篇课文,做到初步疏通文意(翻译)。
2.课上活动:
(1)了解关于议论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在班里交流。
(2)搜集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迹,在班里交流。
?
活动二:绘制思维导图,理解论证思路
教学提示: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角度思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制,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流,逐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1.??????小组合作,绘制《劝学》的论证思维导图。
?
2.??????小组合作,绘制《师说》的论证思维导图。
?
?
?
活动意图:思维导图的绘制、交流、修改,可以让学生把握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了解论据及论证方法,为写议论文做准备。
?
活动三:填写比较表格,探讨文章差异
课文
观点
主要论证方法
论证结构
论证语言
《劝学》
学不可以已
比喻论证
并列结构,逐项阐述自己的观点
文章中善于运用大量短句、排比和对举的句式,呈现出错综与齐整之美,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
《师说》
要重视师道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递进结构,逐层深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整句与散句结合,又兼以多种不同句式,使得语言错落有致,错综变化,又富有气势。
活动意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从“观点”“主要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两篇文章的逻辑论证思路,更好地把握议论文的特征。
?
活动四:结合文章背景,思考“学习之道”
1.荀子为何在自己的著作中倡导“劝学”?
教师引导:这与荀子的哲学思想关系,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因而重视“求贤师”“择良友”以使人改“恶”为“善”。
2.俞文豹在《吹剑三录》中指出“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儿之学耳”,他认为韩愈把教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在你眼里,教师是怎样的人?
3.学习了这两篇课文,结合自己的认识,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
活动意图:围绕“学习之道”,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且通过写作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
三、课后巩固
1.自读两篇课文,读准字音。
中绳(zhòng)??槁暴(gǎo)(pù) 輮(róu)??砺(lì)??参省(cān)(xǐng)
???跂(qǐ)?驽马(nú)???螯(áo)?
?跬步(kuǐ)??骐骥(qí)(jì)?
?锲而不舍(qiè)??镂(lòu)????蛇鳝(shàn)???句读(dòu) 近谀(yú) 经传(zhuàn)??郯子(tán)??苌弘(cháng)???老聃(dān)?子蟠(pán)??贻之(yí)
2.文言字词句梳理清单。
《劝学》知识梳理清单
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君子生非异也?????????????????
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其曲中规???????????????????????
(3)故木受绳则直???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8)积善成德??????????????????????
(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0)用心一也?????????????????????
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今义:????????????????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今义:????????????????
(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今义:????????????????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古义:??????????????????今义:????????????????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今义:????????????????
特殊句型
(l)无以至千里???????????????????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师说》知识梳理清单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
(2)吾从而师之???????????????????
(3)而耻学于师????????????????
(4)孔子师郯子????????????????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6)小学而大遗????????????????
(7)吾未见其明也????????????????
(8)惑而不从师????????????????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
?
?
?
?
?
?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古义:??????????????????今义:????????????????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今义:????????????????
(3)吾从而师之
古义:??????????????????今义:????????????????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今义:????????????????
(5)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今义:????????????????
(6)今之众人
古义:??????????????????今义:????????????????
(7)小学而大遗
古义:??????????????????今义:????????????????
特殊句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而耻学于师。????????????????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制作重要虚词学习卡片。
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而”“以”“其”的学习卡片,并给出卡片的参考样式。
(而)意义和用法归类
文句示例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通“如”:好像,如同。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4.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见识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阐述择师的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点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近。
(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意图:教师通过文言字词清单的整理和学习卡片的制作,让学生自主归纳梳理两篇文章的文言字词句,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