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课件+素材(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课件+素材(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11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生活中常见的盐
人教版
·
化学
·
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新知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重点】了解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与酸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难点】掌握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掌握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与酸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掌握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日常生活中除食盐外,还有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高锰酸钾(KMnO4)等物质都属于盐;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也属于盐。
知识点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是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碳酸钠
新知探究
Na2CO3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新知探究
NaHCO3俗称小苏打,是白色晶体,能溶于水
碳酸氢钠
新知探究
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患有胃穿孔的病人不宜服用,NaHCO3与胃酸反应产生CO2气体,会使病情加重。
新知探究
CaC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碳酸钙
新知探究
CaCO3可用作补钙剂、建筑材料
归纳总结
新知探究
物质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钙(Ca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白色晶体,能溶于水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用作补钙剂、建筑材料,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碳酸钠(Na2CO3)是一种盐,不属于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新知探究
特别提醒!
典例1
(大连中考)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碳酸钠可用于制洗涤剂
C.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品
D.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新知探究
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品
新知探究
同学们还记得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吗?
CaCO3
+
2HCl
CaCl2
+
H2CO3
CO2↑+H2O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一下Na2CO3和NaHCO3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如果能反应,它们又会生成什么物质?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酸反应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实验
现象
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更迅速,产生气泡更多,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
分析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
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
2NaCl+CO2

+H2O
NaHCO3+HCl
NaCl+
CO2

+H2O
新知探究
归纳总结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推测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也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盐和酸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酸。
新知探究
奇妙的石笋、钟乳石
新知探究
拓展延伸!
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
+
H2O
+
CO2
Ca(HCO3)
2。
石灰岩地区若长期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侵蚀,就形成了溶洞。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Ca(HCO3)2
CaCO3↓+
H2O
+
CO2↑。
石灰岩溶洞里奇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CO32-(或HCO3-
)的检验
新知探究
检验原理:组成里含有CO32-(或HCO3-
)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2-(或HCO3-
)。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新知探究
检验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检验方法:取少量盐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的样品中含有CO32-(或HCO3-
)。
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新知探究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会有什么现象呢?
新知探究
实验现象
溶液中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分析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故溶液中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实验结论
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物有碳酸钙沉淀;
2.该反应是一种碱与一种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的反应
通入澄清
石灰水
典例2
新知探究
某同学在自己家厨房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将其带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
对此粉末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钠
B.该粉末一定是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氯化钠
D.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D
白色粉末
加入水
无色溶液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白色沉淀
新知探究
解析:白色粉末加入水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该白色粉末可溶于水;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综合判断得出该白色粉末是一种可溶性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通入澄清
石灰水
典例2
某同学在自己家厨房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将其带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
白色粉末
加入水
无色溶液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白色沉淀
课堂小结
定义: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苏打、纯碱)、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钙
常见盐的性质

Na2CO3+2HCl
2NaCl+CO2

+H2O
NaHCO3+HCl
NaCl+CO2

+H2O
CaCO3+2HCl
CaCl2+CO2

+H2O
CO32-(或HCO3-
)的检验
Ca(OH)2+Na2CO3
2NaOH+CaCO3↓
1.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
(1)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可用作洗涤剂的是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
(5)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的是________。
课堂达标
a
b
d
c
d
课堂达标
2.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
D.
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B
能溶于水
课堂达标
3.下列试剂能用于检验CO32-的是(

A.稀硫酸
B.食盐水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
解析:检验碳酸根离子一般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如果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课堂达标
4.化学小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做了两个兴趣实验。
(1)若观察到a中固体减少,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推测固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_____(填字母)。
A.银
B.锌
C.氢氧化钙
D.碳酸钙
(2)若固体为碳酸氢钠粉末,
则整个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中固体减少,产生大量气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解析:a中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可判断该固体是锌或碳酸钙,b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则该固体是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