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活动一】藏在镜子里的物理知识。同学们可能每天都要照镜子,在镜子里会看到另一个“你”,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他”称为你在镜中的像。请大家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1)镜中的像与人相比,其大小()A.人较大B.像较大.C.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相比()A.人离镜较远B.像离镜较远C.像到镜的距离等于人到镜的距离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让我们共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活动二】通过作图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1.如图4-3-1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下在镜面发生反射,这两条反射光线在镜前有没有交点?。请用虚线画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延长线有没有交点?2.把交点记为S'。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人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S',所以把S'叫做S的虚像。由S发出的所有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像S',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像S'与物体S是否为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1)两个图形的大小、形状相同。那么平面镜成像中,像、物大小应该相等。(2)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请用虚线连接像点S'与物点S。①像S'与物S的连线是否垂直于镜面?。②像到镜的距离是否等于物到镜的距离?。【活动三】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上面我们根据作图发现像与物是以平面镜的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实际是不是这样呢?下面通过实验进行验证。1.实验目的:a.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是否等于物的大小。b.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的距离是否等于物到镜的距离。要顺利完成实验,先解决下面两个问题。(1)有两块大小相同的透明玻璃板和不透光的平面镜,你会选用(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什么?(2)对选用的两支蜡烛有什么要求?(提示: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将其放在透明玻璃板前,我们通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如图4-3-2所示,把B放到A的像的位置。若看到B与A的像重合,我们可以判断蜡烛A与它的像大小相同;若不重合,则判断蜡烛A与它的像大小不相同。)2.实验器材:几张白纸、一盒火柴、两个夹子、一把刻度尺、、。3.实验过程:a.如图4-3-3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央画一条直线,用两个夹子夹住一透明玻璃板,将其竖立在白纸中央的直线上作为平面镜。b.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c.再拿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选填“重合”或“不重合”),这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用笔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其俯视图如图4-3-4所示。为了探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等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我们应该怎么做?d.只凭一次实验,我们不能得到普遍适用的规律,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得到多组数据进行验证?。e.将你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f.如何验证成的像是虚像?按图4-3-5所示,在玻璃板后面竖放一张白纸,前后移动白纸,令白纸跟蜡烛的像在同一竖直平面。白纸不动,眼睛移到如图4-3-6所示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有没有蜡烛的像?________。说明像的位置没有实际光线会聚,所以,这个像是虚像。虚像能否用光屏承接?。判断下列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2)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大。()(3)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4)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一身高为1.7m的人站在距离平面镜2m处,如图1所示(用一线段AB表示人)。(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这时镜中的像和平面镜的距离为m,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m,像的高度是m。(3)如果平面镜按如图2所示放置,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一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1)先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画出像点S'。(2)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平静的水面可以看成镜面。如右上图所示,一发光点S在水面上,图中已画出由S发出的两条入射到水面的光线。眼睛往水面看,会看到S在水中的像,这就是物体在水中的倒影。(1)请画出该倒影,并作出那两条人射光线的反射光线。(2)S发出的另一条光线,在水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刚好经过A点,请画出该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利用两块平面镜制成一个潜望镜,如图所示,小灯泡A发出的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请完成:(1)按要求答题:①画出灯泡A在平面镜M中的像A’.②这个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答:.(2)画出这束光到达人眼的光路图.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如图所示,A、B同学都处于明亮的室内,A同学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B同学的像,那么A同学看到的是B同学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在图中画出来自B的光线经过A的光路图。B同学(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看到A同学的像。为什么?如图所示,平静的湖面能看到岸上的一个人的倒影.(1)用AB代表岸上的一个人,如图所示,请你画出人AB在水里的像A'B’.(可把水面看成一块平面镜)(2)请你通过作图,证明对岸游客在D点可以看见A在水中的倒影A'(3)若这个人自己的眼睛在C点,他是否可以看见自己A点在水中的倒影A'?一组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的装置如图甲所示。(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蜡烛A和B的大小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是为了探究。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乙所示,小芳同学没有把玻璃板垂直底座放置,发现蜡烛A的像(选填“与蜡烛B完全重合”“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翠鸟从上面飞过,经湖面反射形成清晰的像。若翠鸟距离水面1.5m,湖水深度为2m,则翠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A.2m.B.3.5mC.3mD.1.5m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B.距镜面2mC.距镜面1.5mD.距镜面1m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游泳池旁的竖直墙壁上有一块挂钟,某同学通过对面墙壁H悬挂的竖直镜面,看到镜子内挂钟的像如图(甲)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___点___分。第二天,该同学站在水池对面时通过水面看到挂钟的像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挂钟指示的时间是点分。如图所示,女孩到鞋店去买鞋,她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1)画出代表新鞋的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2)画出女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1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2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1)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S'(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选择“变大”、“不变”、“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车(选择“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线即将开通,“小坪”站就设在白云广雅实验学校的旁边,将会给我校师生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小明平时坐地铁时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如图所示,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1)请画出小明手上的物体“AB”在玻璃屏蔽门中所成的像;成像的原因是光的。(2)小明相对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他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然后记录自己站立的位置并量出位置点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就能知道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的距离.小明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什么特点?。(3)当小明往后远离屏蔽门时,他的像相对屏蔽门向运动(先填“左”或“右”),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台,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大小关系。(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像。(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活动一】藏在镜子里的物理知识。同学们可能每天都要照镜子,在镜子里会看到另一个“你”,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他”称为你在镜中的像。请大家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1)镜中的像与人相比,其大小(C)A.人较大B.像较大.C.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相比(C)A.人离镜较远B.像离镜较远C.像到镜的距离等于人到镜的距离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让我们共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活动二】通过作图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1.如图4-3-1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下在镜面发生反射,这两条反射光线在镜前有没有交点?没有。请用虚线画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延长线有没有交点?如图所示:2.把交点记为S'。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人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S',所以把S'叫做S的虚像。由S发出的所有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像S',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像S'与物体S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特点:(1)两个图形的大小、形状相同。那么平面镜成像中,像、物大小应该相等。(2)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请用虚线连接像点S'与物点S。如图所示:①像S'与物S的连线是否垂直于镜面?是。②像到镜的距离是否等于物到镜的距离?是。【活动三】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上面我们根据作图发现像与物是以平面镜的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实际是不是这样呢?下面通过实验进行验证。1.实验目的:a.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是否等于物的大小。b.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的距离是否等于物到镜的距离。要顺利完成实验,先解决下面两个问题。(1)有两块大小相同的透明玻璃板和不透光的平面镜,你会选用透明玻璃板(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什么?玻璃板能透光,方便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2)对选用的两支蜡烛有什么要求?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提示: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将其放在透明玻璃板前,我们通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如图4-3-2所示,把B放到A的像的位置。若看到B与A的像重合,我们可以判断蜡烛A与它的像大小相同;若不重合,则判断蜡烛A与它的像大小不相同。)2.实验器材:几张白纸、一盒火柴、两个夹子、一把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透明玻璃板。3.实验过程:a.如图4-3-3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央画一条直线,用两个夹子夹住一透明玻璃板,将其竖立在白纸中央的直线上作为平面镜。b.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c.再拿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选填“重合”或“不重合”),这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用笔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其俯视图如图4-3-4所示。为了探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等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我们应该怎么做?用刻度尺测出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然后进行对比d.只凭一次实验,我们不能得到普遍适用的规律,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得到多组数据进行验证?不断改变蜡烛A与透明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前面的操作。e.将你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f.如何验证成的像是虚像?按图4-3-5所示,在玻璃板后面竖放一张白纸,前后移动白纸,令白纸跟蜡烛的像在同一竖直平面。白纸不动,眼睛移到如图4-3-6所示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有没有蜡烛的像?没有。说明像的位置没有实际光线会聚,所以,这个像是虚像。虚像能否用光屏承接?不能。判断下列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2)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大。(×)(3)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4)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C)一身高为1.7m的人站在距离平面镜2m处,如图1所示(用一线段AB表示人)。(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这时镜中的像和平面镜的距离为m,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m,像的高度是m。(3)如果平面镜按如图2所示放置,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参考答案: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一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1)先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画出像点S'。(2)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参考答案:平静的水面可以看成镜面。如右上图所示,一发光点S在水面上,图中已画出由S发出的两条入射到水面的光线。眼睛往水面看,会看到S在水中的像,这就是物体在水中的倒影。(1)请画出该倒影,并作出那两条人射光线的反射光线。(2)S发出的另一条光线,在水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刚好经过A点,请画出该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参考答案:利用两块平面镜制成一个潜望镜,如图所示,小灯泡A发出的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请完成:(1)按要求答题:①画出灯泡A在平面镜M中的像A’.②这个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答:虚像.(2)画出这束光到达人眼的光路图.参考答案: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C)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如图所示,A、B同学都处于明亮的室内,A同学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B同学的像,那么A同学看到的是B同学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在图中画出来自B的光线经过A的光路图。B同学(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看到A同学的像。为什么?参考答案:如图所示,平静的湖面能看到岸上的一个人的倒影.(1)用AB代表岸上的一个人,如图所示,请你画出人AB在水里的像A'B’.(可把水面看成一块平面镜)(2)请你通过作图,证明对岸游客在D点可以看见A在水中的倒影A'(3)若这个人自己的眼睛在C点,他是否可以看见自己A点在水中的倒影A'?否参考答案:一组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的装置如图甲所示。(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蜡烛A和B的大小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乙所示,小芳同学没有把玻璃板垂直底座放置,发现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选填“与蜡烛B完全重合”“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D)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翠鸟从上面飞过,经湖面反射形成清晰的像。若翠鸟距离水面1.5m,湖水深度为2m,则翠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C)A.2m.B.3.5mC.3mD.1.5m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C)A.距镜面3mB.距镜面2mC.距镜面1.5mD.距镜面1m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参考答案:游泳池旁的竖直墙壁上有一块挂钟,某同学通过对面墙壁H悬挂的竖直镜面,看到镜子内挂钟的像如图(甲)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点30分。第二天,该同学站在水池对面时通过水面看到挂钟的像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挂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55分。如图所示,女孩到鞋店去买鞋,她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1)画出代表新鞋的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2)画出女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参考答案: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1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2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1)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S'参考答案:(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变(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变大(选择“变大”、“不变”、“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车向后运动(选择“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线即将开通,“小坪”站就设在白云广雅实验学校的旁边,将会给我校师生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小明平时坐地铁时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如图所示,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1)请画出小明手上的物体“AB”在玻璃屏蔽门中所成的像;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参考答案:(2)小明相对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他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然后记录自己站立的位置并量出位置点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就能知道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的距离.小明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什么特点?平面镜成像物体和像距平面镜距离相等。(3)当小明往后远离屏蔽门时,他的像相对屏蔽门向左运动(先填“左”或“右”),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台,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平面镜成像.docx 4.3平面镜成像(教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