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 审美为主 实用为主 想一想: 通过欣赏工艺美术视频,你能归纳工艺美术的种类吗? 思考与讨论: 你还能找到哪些以实用或者装饰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其实,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形态各异,种类繁多。 绚烂的工艺美术已成为人类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面对的问题是—— 品类形式 材料工艺 题材内容 文化历史 这是一件雕工极其精细的观赏品,作者创造性地以常见的农作物为主要题材,充分利用石雕工艺中的巧色工艺,分别表现高粱的火红和谷穗的金黄。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丰收的景象和喜庆气氛,反映出中国玉雕大师高超的雕刻技艺和艺术表现力,是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的经典作品。 青 田 石 雕 高 粱 现 代 林 如 奎 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又因功能的不同,分为实用或审美为主的类型。 工艺美术是人类采用不同工艺制作方法对特定的材料进行加工创造的过程。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构成了工艺美术的最大特征。 作品因材施艺,充分利用石雕工艺中的巧色工艺,把石色利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几株红透壮实的高粱,沉甸甸地低垂着丰收果实,那淡绿的叶子像无数轻盈的飘带,拥抱住累累的颗粒,还穿插着金黄的谷穗和娇艳的山花,散发着田野芳香的气息。 青 田 石 雕 高 粱 现 代 林 如 奎 工艺美术作品常通过一定的题材内容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寄托人们的理想和期盼。 作者创造性地以常见的农作物为主要题材,充分利用石雕工艺中的巧色工艺,分别表现高粱的火红和谷穗的金黄,呈现出一种丰收的喜庆景象。它是一首清新淳朴的田园诗,一阕最美的丰收赞歌。 青 田 石 雕 高 粱 现 代 林 如 奎 青田石雕题材广泛,鱼虫花鸟、山水人物皆有,均精雕细刻,神形兼备,写实尚意诸法齐备,大气之中不失精妙,工艺规范,自成一格。 青田石雕 现代 林如奎 不同时代的工艺美术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历史,常常是人们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线索。 青田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最近发掘的文物资料和实物看,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青田石就被人类所利用,雕作装饰品。如2006年在浙江湖州出土发现的青田石制品“青田璜”,距今已约6000年的历史。 青 田 石 雕 高 粱 现 代 林 如 奎 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干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 精美的观赏佳品 精湛的巧色工艺 吉祥安乐的题材 悠久的历史积淀 长 信 宫 灯 铜 器 汉 1.你能描述这件工艺品整体造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 2.一共分几个部分铸造而成? 3.你知道这件工艺美术作品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想一想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 长信宫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组装而成。 长 信 宫 灯 铜 器 汉 长信宫灯高48厘米,宫女高44.5厘米,重15.85千克。通体鎏金,显得灿烂而华丽。鎏金工艺在战国时期已出现。铜器经过鎏金处理后,表面金碧辉煌,而且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这件长信宫灯就是最好的例证。它采用了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制造方法。 长 信 宫 灯 铜 器 汉 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与衣袖形成铜灯灯罩,可以自由开合,燃烧产生的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飘散到周围环境中,其环保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过长信宫灯,并感慨道:“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懂得了环保,真了不起。” 长 信 宫 灯 铜 器 汉 利簋 西周 铜镜 汉 1.你还能列举出不同时代铜器的代表作吗?你知道它 们的作用吗?其造型和纹样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2.你都见过哪些现代生活中的铜器工艺呢? 想一想: 钟表 现代 铜壶 现代 想一想: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玉器工艺品呢? 1.你知道这件作品现藏于哪里吗? 2.你知道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 想一想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此件翠玉白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这棵翠玉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滋润新鲜。许多人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个要看的就是这棵“白菜”。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为什么说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呢? 想一想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玉,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材质,“量材就质”“因材施艺”便是玉器的艺术特质。翠玉白菜由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石雕刻而成,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菜叶上还有两只小虫,一只是螽斯,一只是蝗虫。 螽斯与蝗虫的每一根触角都清晰可见,彰显出制作者的精湛技艺。 白菜寓意纯洁,昆虫寓意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和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虽说翠玉这种材质与白菜造型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到明初的职业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除此之外,包心叶类的蔬菜也曾被 唐代的诗人杜甫用来作为政治环境恶劣、怀才不遇的隐喻,在文人画的传统中,亦被引用来作为绘画的主题,以表述类似的心情,暗谏为政者的昏庸。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扎染工艺 蜡染工艺 想一想: 这两件文化衫是审美和实用的完美结合,你能分辨它们在造型、色彩、肌理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扎染制作过程 扎染是将面料运用打结、捆绑、缝缀等不同的扎结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染色,形成深浅虚实的色晕纹理。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自然天成,生动活泼。 贵州苗族蜡染 贵州蜡染制作工具 蜡染是把蜡加温熔化,然后将蜡液绘于布料上,再进行染色。由于沾蜡的地方不能着色而出现白花纹,形成参差斑驳的冰裂纹效果。 贵州蜡染制作过程 想一想: 你知道白族扎染的蓝、白色有什么寓意吗? 白族传统扎染的底版全都是靛蓝色,蓝底上起白花是其特色。蓝色的天,蓝色的海,蓝色的山,宁静而和平,造就了世世代代在苍山洱海生活的白族人民宁静和平的心理素质,也造就了白族人民对蓝色的特别喜爱。以白为净,以白为尚,以白为美,成为白族人民的又一传统审美意象。 查一查: 扎染和蜡染具有怎样悠久灿烂的发展历史。 想一想: 这些生活用品都运用了同一种极具特色的装饰元素,它是什么呢? 青花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它是直接在胎体上描绘纹样,以其雅洁的蓝色和线条的粗细疏密来描绘图案,青白相映,素雅苍翠,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符合中国人的内敛、含蓄,又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寓意表达美好的愿望。 用料: 青花瓷以含氧化钴的青料在坯胎上绘画,罩以透明釉,经1300度的高温烧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素雅苍翠,有“国瓷”之称。 制作瓷坯 装饰绘画 均匀上釉 入窑烧成 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 元代 想一想: 你知道这件青花瓷作品表现的是哪段著名的历史故事吗? 山水画纹样 植物花鸟纹样 龙凤纹样 八仙纹样 文字纹样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是我国古代流传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一种瓷器。它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在明清两代成为主流。明清还发明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斗彩。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生产的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青花鸳鸯莲纹瓷盘 元代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 元代 思考与讨论: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对这三件陶瓷器型进行欣赏,看看它们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与变化说明了什么。 长沙窑贴花陶罐 唐代 越窑青釉执壶 宋代 青花竹林七贤提梁壶 明代 1.运用本课所学方法,欣赏生活中的一件以实或装饰为主的工艺品,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2.用比较的方法欣赏古代和现代工艺美术品各一件,说说它们承载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 三、学习建议 感受和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 品类形式 材料工艺 题材内容 文化历史 四、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欣赏工艺美术品的方法 □ 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评述 □ 六、评一评 五、课后拓展 蒜头瓶(景泰蓝) 明代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在铜质胎体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 这件工艺品瓶口小,长颈,腹部像个蒜头鼓出,俗称“蒜头瓶”,瓶身盘旋着一只镀金铜蟠龙,浅蓝釉地上装饰缠枝莲纹。瓶腹部八大花朵,花上有八宝纹饰。其造型典雅、丝工精细、釉色绚丽、金碧辉煌,是景泰蓝的经典之作。 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 古代景泰蓝制作工艺流程 3.掰花 1.裁料 2.制胎 4.粘丝 景泰蓝与玉器、牙雕、漆器合称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 其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它出身高贵,气质典雅,工艺精美,原是专供皇室贵族享用,作为权力与地位象征的珍贵艺术品,后经过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的传承,日益显现动人光彩。 5.点蓝 8.镀金 7.磨光 6.烧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