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检测(2020.9)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有()A.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武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开始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D.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2.“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就集中8个兵团及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80万人,我军出动兵员60万,在豫皖苏边区展开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这位老兵的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台儿庄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3.如图是丰子恺先生创作于民国三十四年的漫画作品《胜利之夜》,表达了普通百姓听到“胜利”消息后的喜悦之情。据此推断与“胜利”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新民主主义革命4.关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思想方面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有()①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②新文化运动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③五四运动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④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有人说中共建国史和船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从南湖的形单影只,到三十几年后的排山倒海之势,终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中后者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辽沈战役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6.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或史实描述不符的是()A.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缔造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建立早期党组织C.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D.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7.“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A.1898年B.1912年C.1919年D.1927年8.给右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近代化探索C.侵略与反抗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9.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 )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C.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D.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10.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的迁移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A.新文化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1.小亮同学根据某个学习主题搜集到杨靖宇、赵登禹、佟麟阁等英烈的事迹,这三个人物共同反映的主题最可能是()A.新革命道路的探索B.中华民族的抗争C.近代中国的屈辱D.国共关系的演变12.以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段解读正确的有()①国共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②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③北洋军阀统治,政局动荡不安④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②霹雳一声天地动,赣湘暴动筑高楼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广东省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这一职业分布应出现于()职业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及其他比例40%25%25%10%A.辛亥革命时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5.“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6.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中国共产党独立“闹革命”后建立的第一个“家”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17.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下列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伐战争②遵义会议③黄埔军校建立④迁都重庆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18.1944年6月,盟军实施“霸王行动”计划,发动世界战争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这次战役(???)①是遵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发动的②是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登陆的③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9.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国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点包括()①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都具有反帝性质③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④都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功绩的组合正确的有()①丘吉尔----领导英国反法西斯斗争②孙中山---领导参加北伐战争③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④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1.(10分)品味名人语录,领略名人风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材料二: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地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翻,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在国民一大上的讲话(1)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如此定论的理由。(4分)(2)请结合在20世纪40年代说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实现材料一中“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这一内容的?(2分)(3)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说的“对内的责任”和“对外的责任”分别指什么?材料二中“计划彻底的革命”与以往的革命相比有什么不同?(4分)22.(10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材料二:在这场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达到两百万人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从某年的6月5日起,上海产业工人六、七万人举行了爱国大罢工,加上店员,约计十万人以上,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材料三: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摘自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中国哪一阶级的成长壮大?并根据材料从意义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在政治上成长壮大的理由。(6分)(2)材料三中的“一线红”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带来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分)(3)三则材料中各阶级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当时的哪一历史任务?(2分)23.(10分)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哪一事件。它们对这场战争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分)(2)图二中,“中国领衔”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用所学知识解释“中国领衔”的原因,并结合某次国际会议的相关内容阐明“中国领衔”、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2分)(3)从图一到图二,中国联合抗战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则图片共同启示我们,面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应如何解决?(3分)24.(10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李达、董必武等人和共产国际派来的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会会议。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45岁,最年轻的19岁,平均年龄28岁。(1)这一群年轻人参加的是哪次会议?简析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2分)材料二: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2)与①图数字标识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是什么?写出②图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③图中“中华民国二十七年”相对应的公元纪年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军名称从②图到③图变化的直接原因。(6分)(3)分析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止夺取山东的是我们的仇敌,这强盗世界中一切强盗团体,秘密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我们的仇敌啊!我们若是没有民族自决、世界改造的精神,把这强盗世界推翻,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公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我们的三大信誉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1919年5月18日材料二: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想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2分)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2分)(2)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1),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2分)(3)结合图一、图二,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上述主题所做的努力。(4分)2020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检测(2020.9)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CCCD6-10DBADC11-15BCBCD16-20ABCA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1.(10分)(1)民族: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2分)民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分)(2)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2分)(3)对内:打倒封建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2分)以往的革命以反封建为主要目标,这场革命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目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分)22.(10分)(1)民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2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2分)。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2)指马克思主义(1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1分)。(3)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分)23.(10分)(1)图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分)。作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图三:柏林战役胜利(1分)。作用:宣告了法西斯德国的失败,欧洲战事结束(1分)。(2)原因: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分)。表现:《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分)。(3)从国共两党联合抗战到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2分)。启示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1分)24.(10分)(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最重要成果:找到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2分)1938年(1分)直接原因:中国共产党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分)(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2分)25.(10分)(1)五四运动和西安事变。(2分)作用:①五四运动: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②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2)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或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2分)(3)努力: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2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2分)2020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检测(2020.9)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1.(10分)(1)(4分)(2)(2分)(3)(4分)22.(10分)(1)(6分)。(2)(2分)。(3)(2分)23.(10分)(1)(5分)(2)(2分)(3)(3分)24.(10分)(1)(2分)(2)(6分)(3)(2分)25.(10分)(1)(4分)(2)(2分)(3)(4分)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