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8.1电磁感应现象电磁奥斯特实验?法拉第从1822年起,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磁也能生电。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传输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公元1791~公元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一、法拉第的发现■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材料?灵敏电流计?磁铁?导线?线圈?金属支架2.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2)在磁场中;(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3.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1.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4.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1)导体运动的方向(2)磁场的方向右手定则:右手平展,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相当于手心面向N极),大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方向为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5.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右手定则NSvNSvNSvNS如图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的横截面,在磁场中运动,推断感应电流的方向NSv■讨论交流■太空悬绳发电1992年7月,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卫星悬绳发电实验:航天飞机在地球赤道上空离地面约3000km处由东向西飞行,相对地的速度大约6.5×103m/s。从航天飞机向地心方向发射一颗卫星,卫星携带一根长20km的金属悬绳,使这根悬绳与地磁场垂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悬绳、航天飞机、卫星和大气层的电离层形成回路。这种方式能发电吗?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怎样在导体中产生持续的电流?电流方向:d→c→b→a电流方向:a→b→c→d电流大小为零电流最大电流大小为零电流最大二、发电机(交流)1.结构:定子和转子(转子可能是线圈也可能是磁体)2.原理:电磁感应现象3.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中:每转动一周完成1个周期,每个周期电流的方向变化2次。4.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简称交流电(AC)。直流电(DC)5.频率(f):单位时间内(1s)电流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6.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站潮汐发电地热发电■讨论交流■婴儿的未来据说,在法拉第表演他的圆盘发电机时,一位贵妇人问道:“法拉第先生,这东西有什么作用呢?”法拉第答道:“夫人,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作用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