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乘客掌掴公交车司机入刑4年,这一判决你怎么看?201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规定: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实施上述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看图猜一猜行为的性质: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看图猜一猜行为的性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刑罚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看图猜一猜行为的性质: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思考:根据以上三个案例,总结刑法的内容及作用?了解罪与罚1.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上节课P48: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如刑法)结合视频说一说,酒驾和醉驾的标准,受处罚的力度有什么差别呢?了解罪与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危险驾驶罪】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对比分析上述行为,犯罪行为有何特点?严重社会危害受刑罚处罚承担行政责任了解罪与罚2.犯罪:(1)判断: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1.张三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超了速,则超速行驶的行为是犯罪()2.李四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撞死了李一,因害怕,李四驾车逃走,则李四肇事逃逸的行为是犯罪()3.张三夜间开车,没有看清前方道路,车辆开到路上,撞坏了消防栓,是违法行为()4.张四认为犯罪就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就是犯罪()快速抢答×√√×快速抢答周永康范冰冰房祖名高晓松犯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被称为醉驾入刑第一名人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规定需要补齐的税款和罚款约为8.84亿元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被判无期√√√了解罪与罚3.法律责任(刑罚):(1)含义: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2)分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了解罪与罚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案例速递哪个是主刑,哪个是附加刑?维持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1998)昆刑初字第74号刑事判决中对原审被告人孙小果的定罪量刑部分,即孙小果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制侮辱妇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与原犯强奸罪未执行刑期二年四个月又十二天,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知识区分“罚金”与“罚款”相同吗?罚金是刑事处罚,针对的是犯罪分子,使用机关是人民法院。罚款是行政处罚,适用对象是一般违法分子,使用机关是特定的国家机关。知识区分“拘役”与“拘留”相同吗?拘役是刑事处罚,针对的是犯罪分子,使用机关是人民法院,依据刑法,期限是1-6个月;拘留是行政处罚,针对的是行政违法者,使用机关是国家机关,依据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期限是1-15天。了解罪与罚(3)刑事责任年龄:p55未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说好的“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呢?”加强自我防范探究与分享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不良行为-违纪–一般违法-犯罪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加强自我防范4.如何加强自我规范,预防犯罪?p55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5.1法不可违对比:避免一般违法,我们怎么做?p51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上课小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1.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违法行为分类及责任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4.避免一般违法,怎么做: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②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治安管理;③在社会交往中,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保障自己和他人权益。法不可违本课小结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犯罪的特征:预防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后果3.刑罚的种类主刑:有期、无期、死刑、管制、拘役附加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刑事责任年龄4.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怎么做:①认清危害;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④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预防犯罪.ppt 导入视频.mp4 醉驾和酒驾有什么区别?.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