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学科 化学 适用年级 九年级 学时 1 课型 复习课 教材 人教版 【学习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从微观角度正确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反应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的质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数据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化学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解决措施:通过对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的解释,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措施: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 【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 教室 学案及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 资源准备:搜集资料与制作课件 【教学结构简要流程】 复习提问→ 知识梳理→考点突破→中考链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应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思考交流 回答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 检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信心 知识梳理 自主完成学案上的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并完成知识梳理 检验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 提问: 1、怎么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因 回答交流 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突破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判断下列是否正确?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2克氢气和8克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10克水 C、10克水受热变为10克水蒸气 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推断物质的组成 1、(2014?株洲)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C、H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2、(2014?衡阳)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通过练习,交流巩固 通过练习,交流巩固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1、(2016?长沙)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排除飞机喷洒X 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SO2的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X+2SO2+O2=2CaSO4+2CO2,X 的化学式是( ) A.H2O B.Na2CO3 C.CaO D. CaCO3 2、(2016?衡阳)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SO4 通过练习,交流巩固 通过练习,交流巩固 多媒体展示 在他们清晰的讨论中、讲解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面临新问题时的思路,可以判断新知识对学生来讲的难度系数,从而控制课堂的节奏。在他们的表达过程中,用了最少的专业名词,用了学生最能够理解的语言,对自学能力、理解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听得明白。 确定物质的质量 1、(2016?株洲)“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16 B.32 C.48 D.64 2、(2015?株洲)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 ) A.16g B.36g C.44g D.64g 通过练习,交流巩固 多媒体展示 中考链接 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思考总结 交流收获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主要是在巩固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应用,在练习巩固中发现有少数学生对相关应用仍有一定问题,须在之后的练习中加以强调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