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第8课“小浮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浮板”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沉与浮”的第1课。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组成它的材料有关。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强弱,并进一步比较和认识不同漂浮能力材料的承重能力。“小浮板”以浮板作为观察导入对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展开探究。活动1“哪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强”,通过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及其他材料浮出水面的高度来了解不同材料漂浮能力的强弱;活动2“谁能载得多”,通过在不同漂浮材料的表面上放置重物,比较哪种材料的承重能力强,进一步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与其载重能力间的关系;最后通过选浮板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其大小不同载重能力也不同。二、学情分析物体的沉与浮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早在一年级的科学课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接触了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学习,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木板和泡沫塑料板都能浮在水面上,但是生活中却没有用木材来做浮板的。很多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不用木板来做浮板呢,木板和泡沫塑料板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会有什么不一样,进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判断常见材料的沉浮状态,但是对于材料的漂浮能力强弱却较难判断。三、教学目标1.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2.能用实验比较不同的材料的漂浮能力。3.在开展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记录等能力。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组成它的材料有关。2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载重能力的不同。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等。学具准备:泡沫塑料块、木块、石蜡块、珍珠棉、水槽、重物、不同大小的浮板、《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琪琪和妍妍一起去游泳。妍妍用了一块泡沫塑料做的小浮板来辅助自身游泳,琪琪好奇为什么浮板不用木头这种材料来制作。问题:木板也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不用来做浮板呢?交流:泡沫塑料板和木板的漂浮能力相同吗?任务:木板和泡沫塑料板都能浮在水面上,但是生活中却没有用木材来做浮板的。很多学生可能都会有像主题人物一样的疑惑,为什么不用木板来做浮板呢,木板和泡沫塑料板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会有什么不一样,进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活动探究1.活动1:哪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强问题:泡沫塑料和木材都是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怎样判断它们的漂浮能力?讨论:小组讨论判断物体漂浮能力强弱的方法。讲解:①分别取一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②轻轻地放入水中;③观察并尝试判断它们的漂浮能力。活动:学生开展比较泡沫塑料板和木板的漂浮能力的实验探究活动。交流:泡沫塑料块浮出水面的高度比木块的高。小结:在相同的条件下,泡沫塑料比木材的漂浮能力强。任务:继续选取几种材料,如石蜡、珍珠棉等,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并判断哪些材料的漂浮能力强。活动:学生开展比较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的实验探究活动,观察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交流:有的材料漂浮能力强,有的材料漂浮能力弱。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2.活动2:谁能载得多问题: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它们在水中的承重能力有差异吗?任务:选取一些大小和形状相同而漂浮能力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物体,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承重能力。操作:①在不同物体的同一高度做标记;②将物体放入水中;③在物体表面放上重物,直至标记与水面平齐;④记录承载重物的情况;⑤比较不同物体的承重能力。交流:注意在同一高度做标记;观察要点是直至标记与水面平齐;小心别掉落重物到水中等。活动:学生开展比较不同漂浮材料的承重能力的实验探究活动,观察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分享:泡沫塑料块比木块承载的重物更多;漂浮能力不同的材料,其在水中的载重能力也不同;一般漂浮能力较强的材料,其在水中的载重能力也较强。讨论: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同一种材组成不同大小的物体,它们的承重能力会一样吗?3.实践:选浮板讲解:有些人游泳时会带一块浮板,以保证自身安全。浮板有大小不同的尺寸。某浮板的参考数值:31cm×23cm×8cm的大号浮板,一般建议重量45kg以上的人群使用;而22cm×18cm×8cm的小号浮板,一般建议重量25kg以下的人群使用。问题:如果要为自己和父母分别选择一块合适的浮板,你会如何选择呢?交流: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知识进行交流,为自己和父母选择合适大小的浮板。(三)总结小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组成它的材料有关;有的材料漂浮能力强,有的材料漂浮能力弱,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漂浮能力较强的材料,其在水中的载重能力也较强。七、板书设计第8课小浮板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漂浮能力较强的材料,其在水中的载重能力也较强(共19张PPT)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沉与浮第8课小浮板泡沫塑料板和木板的漂浮能力相同吗?泡沫塑料做的浮板可以浮在水面上。木板也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不用来做浮板呢?活动1哪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强泡沫塑料和木材都是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怎样判断它们的漂浮能力?1、分别取一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2、轻轻地放入水中3、观察并尝试判断它们的漂浮能力它们浮出水面的高度不一样!交流与分享泡沫塑料块浮出水面的高度比木块的高。在相同的条件下,泡沫塑料比木材的漂浮能力强。继续选取几种材料,如石蜡、珍珠棉等,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并判断哪些材料的漂浮能力强。石蜡珍珠棉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小结有的材料漂浮能力强,有的材料漂浮能力弱。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它们在水中的承重能力有差异吗?活动2谁能载得多选取一些大小和形状相同而漂浮能力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物体,比较它们的承重能力。操作步骤1、在不同物体的同一位置做标记2、将物体放入水中3、在物体表面放上重物,直至标记与水面平齐4、记录承载重物的情况5、比较不同物体的承重能力观察要点小心重物别掉落到水中!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1、在不同物体的同一位置做标记2、将物体放入水中3、在物体表面放上重物,直至标记与水面平齐4、记录承载重物的情况5、比较不同物体的承重能力小组实验观察要点小心重物别掉落到水中!交流与分享泡沫塑料块会不会比木块承载的重物更多?漂浮能力不同的材料,其在水中的载重能力也不同。一般漂浮能力较强的材料,其在水中的载重能力也较强。小结讨论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同一种材组成不同大小的物体,它们的承重能力会一样吗?实践选浮板有些人游泳时会带一块浮板,以保证自身安全。浮板有大小不同的尺寸。购买浮板时,要了解清楚不同大小的浮板适合体重多少的人使用。如果要为自己和父母分别选择一块合适的浮板,你会如何选择呢?实践选浮板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8课“小浮板”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驱动情景是:琪琪和姸妍一起去游泳。妍妍用了一块泡沫塑料做的小浮板来辅助游泳,琪琪对浮板产生了好奇。木板也能为什么不用木头来做板?木板和泡沫塑料板都能浮在水面上,但是生活中却很少用木材来做浮板。很多学生能都会有像主题人物琪琪一样的疑惑:为什么不用木板来做浮板呢?木板和泡沫塑料板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会有哪些不一样?进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小浮板板也能浮泡沫塑料做的浮板浮在水面上活动1哪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强本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题“泡沫塑料和木材都是常见的材料,都能漂浮漂浮能力相同吗?”驱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生观察大小和形状包沫塑料块和木块在漂浮状态;再通过主题人物彬彬的话语“它们浮的高度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泡沫塑料块浮出水面的高度比木块的高,由此判断泡沫塑料块漂浮能力更第二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取一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轻轻人水中。观察并记录泡沫塑料块和木块在水中的漂浮判断它们的漂浮能力。通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观察不同材料浮岀水面的高度,比较哪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强。在此基础上,教鼓励学生除了泡沫塑料和木材,选取几种在生活中能在水面漂浮的材料进行实验解哪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强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判断常见材料的沉浮状态,但是对于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却较难以比较和判断。本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泡沫塑料块和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尝试判断这两种材料的漂浮这是一种比较材料漂浮能力的方法,如果学生能提出其他合理的比较方法,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导和实验本活动中在选取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同,使实验的现象与数据更为严谨。除了观察泡沫塑料块和木块浮岀水面的高度外,如果学生还有其他的发现,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如木块会吸水慢慢地沉下去等本活动的第二部分,需要选取几种材料进行实验了解哪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强。教师以课前布置学生或自行寻找一些能漂浮在水面的材料进行探究,如塑料、石蜡、珍珠棉等材料,丰富学生对材料漂浮能力的认识活动2谁能载得多有学个究图了在力不所的在此基础上,本活动载重能力的差异。通过观察和录漂浮能力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承载重物的情况,比较它们的承重能力。利用主题人物波波的话语“泡沫塑料块会不会比木块承载的重物更多观察比较泡沫塑料块和木块承载重物并启发学生思考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漂浮能力强的材料其载重能力也较动的最后还设个讨论环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对稳定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年级上册第8课《小浮板》教学课件19.pptx 五年级上册第8课《小浮板》教材分析.pdf 五年级上册第8课小浮板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