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课件(25张PPT)+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课件(25张PPT)+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人教版
九年级上
本资料为作者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一、新的发展道路新在何处
1.
何谓现代化?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所有民族和国家必由之路。包括工业化、民主化等内容。
农业
工业
专制
民主
新知讲解
一、新的发展道路新在何处
1.
“新”: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所有民族和国家必由之路。包括工业化、民主化等内容。
2.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3.
民主化:通常指的是从其他政权型态转变成民主体制的过程。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英国
日本
印度
法国
国情不同,
发展道路不同
资本主义道路
现代化
道路
美国
社会主义道路:
土耳其
俄国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型的发展道路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
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进行的一场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推动了日本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美国联邦制的确立
1787年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约。
在1789法国大革命之后推翻君主专制政体,1870年9月初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新知讲解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俄国首创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近代西欧国家所走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阶级力量的新:
俄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指导思想的新:
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思考:与西欧国家的发展道路相比,俄国十月革命后选择的发展道路新在哪里?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立起采矿、钢铁、化学、机器制造等产业。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到20世纪初,俄国有300多万工人,仅彼得格勒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厂就有3.6万多名工人。1913年,俄国工业品生产增长了11.5倍。
从俄国的国情和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中,你能发现哪些反映俄国经济状况的要素?(从工人数量和工业基础来分析)
工人数量大、工业基础雄厚
工人阶级
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哪个阶层?
怎样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器物
制度
思想






1.
向西方学习
探索的特点:
探索的共同点:
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的深入
1.
都倡导向西方学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寻找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2.
都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新知讲解
李大钊《俄国大革命之影响》:
“今以俄人庄严璀灿之血,直接以洗涤俄国政界积年之宿秽者,同接以灌润吾国自由之胚苗,......此则宜引俄为前车而速自觉察者也。”
主张以俄为师
2.
向俄国学习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奋斗目标:
国民党一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
结果如何?
蒋介石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这次政变中,仅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踪5000多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在这时英勇就义。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
合作破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1日
1927年9月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失败)
(失败)
城市中心论
不适合中国国情
不适合中国国情
2.
向俄国学习
战略转变: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目的: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解放
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3.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有人这样描述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只要在首都夺取了政权,就是全国革命的胜利,否则,就是失败。而中国革命却不是这样,城市革命处于低潮时,可以到乡村去,继续革命,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夺取全国政权。
自学P66内容,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1)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的。
(2)比较一下,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有什么异同?
(3)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
4.
怎样认识中国革命新道路
(1)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的
(2)比较一下,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有什么异同?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发动了一系列攻打城市的起义,但敌众我寡,最终失败,于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不同点:①革命道路: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俄国——城市中心道路
②背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俄国——资本主义国家;
③一战影响:
中国——与一战没有关系
俄国——一战影响
相同点:①依靠工农力量
②开展武装斗争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⑤革命的胜利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问题探究
①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
②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开展土地革命
(3)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
5.
如何评价多样的发展道路
各国择自身的发展道路是依据本国国情的,只有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选择发展道路才能促进本国历史的发展。
不同的国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这说明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所以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吸收。
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如何评价多样的发展道路
合作探究:
在历史学习中,如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事物进行评价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要放在它的历史形态中去观察,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历史事件和事件必须全面、历史、辩证地研究和评价。
——习近平
要把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课堂练习
D
A
3.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
4.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探索中,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同盟会成立
②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兴中会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B
A
5.
近代的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政府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能,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中国政府禁烟“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材料三:大约150年前,东方的一个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成功实现改革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当时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个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危害?
(2)材料二中英国“教训”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岛国”指哪个国家?说说“改革”的名称及其性质。
(4)东西方世界的碰撞中,两个东方国家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结局,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课堂练习
5.
(1)闭关锁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收到严重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日本;“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学习先进国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19世纪60年代,受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一些国家发生重大变革,成为后起的现代化国家。据此回答问题。
下图是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加强中央集权
B.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了农奴制
D.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
2.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权得到巩固

1925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27年苏联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
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④英国“光荣革命”???????
?④①③②???????????????????????????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5.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6.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
7.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探索中,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同盟会成立
②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兴中会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是(

A.随着魏、蜀、吴的建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B.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
C.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到了祖国怀抱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材料分析题
9.近代的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政府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能,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中国政府禁烟“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材料三:大约150年前,东方的一个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成功实现改革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当时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个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危害?
(2)材料二中英国“教训”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0.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大事年代尺。
材料二:“十三岁随母到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全集》)
(1)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孙中山学生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
C
3.
C
4.
D
5.
A
6.
B
7.
A
8.
D
二、材料分析题
9.
(1)闭关锁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收到严重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
(1)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开展,新发明新气象层出不穷;继英法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后,更多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原因: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促使仁人志士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相继失败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要进行革命(鸦片战争后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由兴中会誓词发展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