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斜坡上》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5、在斜坡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认识斜面,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在自主式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斜面的一些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研究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 法:做中学,学中悟 学 法:小组合作 器材准备:实验汇报表、测力计、砝码、斜面、小车、课件、微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课件中出现的情景,提出疑问。 2、学生反馈交流,初步建立斜面概念,导入新课。 猜想与假设 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大胆猜想。如果有一块木板,感觉如何?顺势引导,准备验证猜想。 三、自主探究,随时指导 活动一:是否能省力 1、交流学生的疑问之处,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是否能省力?为什么会省力?……) 2、课件介绍实验方案,可追问:还需注意些什么?(拉力器的正确使用) 3、小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组织交流,启发引导,得出结论(运用斜面一定能省力) 5、观看微课,讲解斜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6、讲解:螺钉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制成。螺钉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活动二:不同斜面坡度作用实验 1、提出疑问:所有的斜面都省力吗?什么因素影响斜面省力? 2、小组讨论:猜想斜面省力大小可能跟斜面坡度、 斜面长度、斜面光滑程度有关。 3、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斜面坡度的实验,汇报结论。 4、板书结论:斜面都能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四、合作交流 1、讨论:盘山公路为什么造成弯弯曲曲的“s”形?(降低斜面坡度,省力) 2、影响斜面省力的其他因素。(不同斜面长度、不同光滑程度的斜面) 3、教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 斜面果然能够省力,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利用斜面的地方吗? 六、梳理总结,巩固联系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斜面,下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其他的简单机械。 板书设计: 5、在斜坡上 是否能省力 能 不同斜面坡度作用 坡度越低越省力 坡度越高越费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