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目标:(1)了解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知道电源的作用;(2)知道恒定电场和静电场的区别与相似性,知道恒定电流的特点;(3)理解电流强度的意义、定义、单位和方向;(4)推导并掌握电流的微观表达式;(5)了解三个速率的含义和数量级。重点:电流强度的定义和微观表达过程:引入:对比两种电流的差别:探究一: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讨论:如图所示,A、B为两个带有异种电荷的金属球。(1)两个导体的电势那个高?(2)若用导线将二者相连,自由电子如何移动?(3)二者的电量如何变化?电势差如何变化?最终状态是怎样的?(4)要使电流能持续,怎么办?类比思维:小结:1.电源的作用:能把负电荷从正极搬到负极,从而维持正负极间一定的电势差;2.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1)存在自由电荷(要有导体);(2)导体两端存在持续的电压。探究二:什么是恒定电场、什么是恒定电流?探究三:如何定量描述电流的强弱?物理学中引进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来描述:(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3)单位:安培(A)其他单位:mA、μA(4)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讨论:电流是标量还是矢量?为什么?练习1.氢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设电子在离原子核距离为R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运动速率为v,求电子绕核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多大?练习2.如图所示,在cuso4溶液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测得2s内有1X1019个cu2+与1X1019个so42-通过溶液内部的横载面M,问:溶液中的电流方向向哪里?电流强度为多大?小结:当正负离子异向通过同一截面时,电量q等于二者的绝对值之和。探究四: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推导:如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长为L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量为q。(1)AD导体中有多少个自由电荷?总电荷量是多少?(2)这些电荷全部通过横截面D所需的时间是多少?(3)导体AD中的电流是多大?结论:探究五:三种速率的含义及数量级?困惑:铜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如果电子按这样的速度在导线中移动一米,需要约二十分钟,那么为什么开关一开,电灯就亮了呢?1.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约10-5m/s2.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105m/s3.电流的传导速率即电场的传播速率3×108m/s.要点小结:1、形成电流的条件:(1)存在自由电荷(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2、电源的作用:提供持续的电压3、恒定电流: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4、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定义式I=q/t微观表达式I=nqsv5、电流传导的速率等于光速,而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却很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