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春夏与秋冬学习目标1.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重点:通过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实验,观察并了解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教学难点:四季形成的原因。教具:手电筒量角器白纸铅笔铁丝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直射与斜射的差异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看这几幅图片,你能猜到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引出课题“春夏与秋冬”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四个季节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温度不同)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地球获得的热量都来自于同一个太阳,太阳本身发出的光的强弱不变,为什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而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请同学们想猜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可能猜测的原因:1.地日距离不同造成的。2.阳光的直射斜射造成的。课件出示资料(7月初是远日点,地球离太阳最远,而我国刚好是炎热的夏天,1月份太阳离地球较近,我国正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天,太阳光是斜着的照耀着大地,太阳能到达地球的能量密度小了,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能量少了;而在夏天,太阳光几乎是直射大地,太阳能到达地球的能量密度很大,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能量多了。)从资料内容可以看出,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光线直射与斜射造成的,同学们想不想做实验来探究一下?二、探究新知新(一)光线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实验介绍:器材:手电筒量角器白纸铅笔尺子等实验内容:1.调整手电与纸面的距离,固定手电的位置,确保不同角度照射时手电距纸面的距离不变。(记下灯头与纸面的距离)2.让光线从垂直射向纸面逐渐倾斜至行,观察纸面上光斑变化情况。3.分别画出光线直射(与纸面夹角90度);斜射(与纸面夹角为45度、30度)时的光斑的形状。4.实验结果分析报告光源距纸面的距离(厘米)(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光线照射情况照射面大小比较(较小、较大、最大)光热分散程度(集中、较分散、最分散)垂直照射45度方向照射30度方向照射探索与发现:手电与纸面距离不变时,手电光射到纸面上的光热();光线直射时,照射到纸面上的面积(),纸面上的光热比较(),纸面单位面积得到的光热(),温度上升会()。光线斜射时,照射到纸面上的面积(),纸面上的光热比较(),纸面单位面积得到的光热会(),温度上升会()。三.实践与应用(一)结合实验填一填1.地球表面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2.阳光直射指的是光线与地面的角度为()度,斜射指光线与地面的角度小于()度。3.同一束光直射到地面上的照射面积(),光热比较(集中),单位面积上得到的热(),温度上升较()(快、慢)。斜射时的照射面积(),光热比较(),单位面积上得到的热(),温度上升较()。(二)思考与应用:每天早、晚热还是中午热,你能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吗?四、结合课本质疑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课本25、26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看看还有哪些疑问。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六、布置作业:查资料,了解一年四季的形成原因。板书设计:5.春夏与秋冬直射光热集中升温较快斜射光热分散升温较慢实验结果分析报告光源距纸面的距离(厘米)(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光线照射情况照射面大小比较(较小、较大、最大)光热分散程度(集中、较分散、最分散)垂直照射45度方向照射30度方向照射探索与发现:1.手电与纸面距离不变时,手电光射到纸面上的光热();2.光线直射时,照射到纸面上的面积()(大、小),纸面上的光热比较()(集中、分散),纸面单位面积得到的光热()(多、少),温度上升会()(快、慢)。3.光线斜射时,照射到纸面上的面积()(大、小),纸面上的光热比较()(集中、分散),纸面单位面积得到的光热会()(多、少),温度上升会()(快、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