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教学导案执笔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总两课时)导学目标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会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做相关的题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的探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总结【课堂达标】实验室按右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实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用装置A来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4)烧杯D中放在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CO2具有________的性质复备栏【作业布置】课本122页1、3、8题预习目标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关问题。3、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讨,能归纳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并理解记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课后反思符川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导学案执笔人吕子刚审核人授课人吕子刚授课时间11.30授课班级9(1、2、3)课题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总两课时)导学目标1、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关问题。3、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讨,能归纳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并理解记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总结导学流程【预习导学】1、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在煤炉的上方,我们常常看到蓝色火焰出现,请问这是什么气体燃烧的结果?你能写出煤炉中产生该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吗?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了让人知道是否泄露,可采取什么措施?一旦发生泄漏,怎么办?4、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合作探究】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提示: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描述)2、化学性质(1)可燃性(与碳比较)小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应检验气体的纯度。(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碳单质比较)原理:CuO+COCu+CO2问题:(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一氧化碳的毒性讨论:①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②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在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③有人说他不会煤气中毒,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种说法对吗?【课堂达标】.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复备栏【作业布置】课本122页2、5、6题预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出燃烧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2、能利用反推法得出灭火的原理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视频了解处理失火事件时的基本方法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