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杠杆》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节内容是杠杆的第2课时,是继第1课时认识杠杆及五要素、会画力臂等之后的延续。主要内容包括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对杠杆进行分类、会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等三方面。学生仅有的知识基础是二力平衡及力的三要素,之前的运动研究只是平动,本节课涉及到转动,由之前的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平衡状态延续到匀速转动,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延续到力臂。所以,本节内容是对“力与运动”知识的加深和拓展,也是第11章简单机械的开始,本节内容需注重与生活的关联,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本质。【教学目标】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原则。会对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进行有效反思,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尝试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来自制铅笔或筷子杆秤,标出刻度并进行称量的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1.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环节中,由距离向力臂的过渡。2.在自制杆秤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合作精神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资源】多媒体、微课、ppt、实验报告、实验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等、自制杆秤实验器材:铅笔或筷子、钩码、橡皮筋、刻度尺、水笔、细线、纸杯等)、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教科书等【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演示实验:蜡烛跷跷板在黑暗的环境中点燃蜡烛,引导学生联想跷跷板游戏,本质是杠杆模型。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能够玩起跷跷板?还越来越带劲?教师设置悬念,引出课题。学生好奇地观察学生无从回答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用熟悉的跷跷板引入课题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欲望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我们在八年级学过平衡状态,还记得平衡状态包括哪些吗?对于我们的杠杆而言,它也有平衡状态,你觉得应该包括哪些呢?杠杆的支点需要固定,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吗?包括静止和匀速转动哦视频播放,简介转动的方向是一个方向,来回往复的转动不是杠杆的平衡状态板书: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转动提问: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状态,你会选择静止还是匀速转动的模型?探究影响杠杆的平衡环节(重点)PPT展示跷跷板卡通图片发现问题:怎样让这个跷跷板水平呢?提问:影响杠杆的平衡有哪些因素呢?教师板书:力、距离PPT展示开门关门的图片提问:影响门开关的因素提问:理论是这样的,我们需要用体验检测一下。展示重物:往包里装钩码挑选强壮的同学进行体验。要求:学生将膀子伸直了,从肩部往手腕处移动重物,感受膀子转动的效果。教师板书修正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和力臂。PPT展示图片,一张是斜着静止的杠杆、另一张是水平静止的杠杆。提问:你会选择哪种静止模型来探究?为什么?学生上讲台表示一下两幅图片的力臂。实验探究过程,教师不停巡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交流展示得出实验结论板书: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学生回答: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回答: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回答:静止、?学生领会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转动学生回答:静止模型学生回答:方法一:右端小猴轻了,换重的大象。方法二:右端小猴往后移,或左端小猪向前移学生猜想:力和距离学生回答:力的方法、作用点及大小学生演示开门关门,思考分析影响门转动的因素,由“距离”修正为“力臂”挑选一名强壮的学生进行体验再来一名学生进行体验学生回答:选择水平静止模型探究便于测量力臂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后进行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间搭建桥梁,缩小跨度,降低学习难度,对接下来的杠杆平衡探究过程铺设台阶。探究过程总是由简单开始递进式的提问让学生感受思考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明确探究实验的模型,理解选择的依据。PPT展示跷跷板卡通图片,为学生猜想提供有力依据。预设学生猜想的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由“距离”向“力臂”的过渡。通过学生体验理解抽象的概念,使得猜想正确,方便接下来的有效探究。学生参加力臂的变化影响杠杆的转动效果,证明影响杠杆的平衡因素是力臂。学生体验,效果明显,具有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三、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习题训练再提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例题:现有10个相同的钩码,小明已经在A处挂4个,若“4”处挂3个钩码杠杆能否平衡?在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呢?(2)若每个钩码重1N,在“6”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3)当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倾斜后,读数___(变大、变小、不变)学生回答:(1)能平衡,因为F1L1=F2L24×3=3×4各加一个钩码后不能平衡5×3<4×4,右边下沉(2)由F1L1=F2L2得4×3=F×6,则F=2N(3)弹簧测力计倾斜后,力臂减小,乘积不变则要求力增大。所以读数变大。应用杠杆平衡条件习题训练升华对杠杆平衡的理解学生个人展示四、实验拓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们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作一个杆秤。杆秤是中国传统的称量工具,我们首先看一段视频,看看如何制作铅笔或筷子杆秤。连接互联网播放视频教师介绍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制作要求:标出零刻度线并称量物体的质量。交流展示学生成果:本课知识小结:(PPT展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2.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3.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学会了制作简单的杆秤。看视频学生合作实验学生小结将理论知识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感受自制杆秤的成功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对重要知识的把控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五、学生回家后的综合实践活动——用自制的杆秤测量物体的质量学生活动实践目的用自制的杆秤测量物体的质量与电子称比对误差大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实验后的成功感,享受实验带来的喜悦。六、板书设计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