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材料、结构和物质的变化》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丝绸和棉布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基本相同。()3.过度使用材料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4.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5.改变材料的形状,不会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6.圆顶形和球形是拱形的组合,所以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7.上大下小、上重下轻的物体不容易倒。()8.在长方形框架中增加一根斜杆,可以增加框架的稳定性。()9.铁生锈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控制铁生锈的速度。()10.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又会发生化学变化。()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并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1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13.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14.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15.在物质变化的研究中,观察到“没有变化”使科学活动变得没有意义。()二、填空。1.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2.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等。三、选择。1.下列()结构不易变形。A三角形B四边形 C五边形2.人们常用()做雨伞。3.A棉布B毛料 C合成纤维4.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A钢铁B棉花C塑料5.下列建筑材料中,属于人造材料的是()。A石子B黄沙C钢筋6.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A发光发热B生成新物质C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氢气C氧气8.铁钉和硫酸铜液体发生反应后,附着在铁钉上的物质是()。A铁锈B硫酸铁C铜9.下列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A木材燃烧B水沸腾C食盐溶解10.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A铁生锈B水结冰C食物消化11.制作柠檬汽水过程中,()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A在水中加糖B把柠檬榨成汁C产生冒泡四、连线。1.将下列仪器与其名称用直线相连。酒精灯试管指南针滴管烧杯2.将下面有关桥的特点和它们的名字用直线连接。斜拉式索桥在河床上搭建桥柱或桥墩,盖上石板、木板或水泥平板悬挂式吊桥用若干股绳索或钢索连接山谷之间,在钢索上铺上桥板立柱式平桥用钢索将桥面的重量传递给索塔,再由塔身传至地面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2.在水中放入一块土,可以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4.矿物在自然界中都是单独存在的,因此岩石中通常只有一种矿物。()5.矿物的条痕颜色和它的外表颜色是一样的。()6.在识别矿物时,矿物外表的颜色比矿物的条痕颜色更可靠。()7.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8.具有金属光泽的矿物中一定含有金属。()9.遇到盐酸会冒泡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10.岩石和矿物是宝贵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它们。()11.煤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古代的树林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12.陆地、海洋、高原、山脉、盆地、峡谷等都是常见的地形。()13.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变化很猛烈,有的变化则很缓慢。()14.在自然环境中的岩石,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产生变化。()15.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16.风化、侵蚀对地球的地形地貌不会造成影响。()17.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大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18.震级的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二、填空。1.花岗岩是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引起的。地球的构造从外到里可以分成()、()、()三部分。3.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4.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发明了地动仪。5.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年()月()日,震级为()级。三、选择。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铅B石英C石墨2.将烧热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岩石的变化是有影响的。A地表变动B温度变化C植物生长3.()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A砂岩B花岗岩C石灰岩4.检验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实验是()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5.()由远古时代生物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变化而形成的液体状物质。A煤B石油C天然气6.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动,有的接近地面,可进行()开采。A露天B地下C钻井7.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8.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A侵蚀B风化C沉积四、连线。1.在模拟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的实验中,下列用品或动作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坡形土堆云层垂直的土壁下雨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山坡上的沟壑饮料瓶地面径流喷水器喷水悬崖泥浆流到盆子里土壤裸露的山坡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电、磁、能量》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冬天晚上脱毛衣时,有“噼啪”声,这是一种摩擦起电现象。()2.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3.用磁铁在塑料片上反复摩擦,可以使塑料片带上电。()4.从电源中流出的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就会发光。()5.一个简单电路至少需要由电池和小灯泡两部分组成。()6.电路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7.像毛线、玻璃、陶瓷、塑料、大地等都是绝缘体。()8.磁铁和铁之间放一本练习本,就不能把铁吸住。()9.多块磁铁组合在一起,磁铁的磁力不会发生变化。()10.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静止后,条形磁铁的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11.把两块磁铁的南极靠拢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1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来指示方向的仪器,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3.磁铁摩擦钢针能使钢针具有磁性。()14.通电后的导线会产生磁力,能使指南针的磁针产生偏转。()15.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绕线方向、电流方向有关。()16.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可以相互转化。()17.发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机械设备。()18.电通过日光灯转换成了光能。()19.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20.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贮存的能量来自于太阳。()二、填空。1.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2.()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铁有()个磁极。4.指北的磁极叫(),用字母()表示;指南的磁极叫(),用字母()表示。三、选择。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负电荷用符号来表示应该是()。A“S”B“+”C“-”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近,会()。A相互排斥B相互吸引C没有反应3.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等元件所组成的电流路径叫做()。A线路B电路C电流4.在物体导电能力实验中,有一个物体连入电路时,小电珠不发光,而将该物体反向连入电路中时,小电珠也不发光,这个物体可能是()。A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5.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大多是来自()。A手摇发电机B发电站C干电池6.()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A日光灯B洗衣机C电饭锅7.电能通过电风扇可以转换成()。A声音B动力C光四、作图。1.组装简单电路,使小灯泡发光。2.根据图中信息,在括号中写入磁极。3.已知图中物体所带的电荷,用箭头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向。--+++-()S()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健康生活》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人的牙齿按不同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2.人的身体外形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3.一种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4.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对人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不会有任何影响。()5.米饭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6.为保证我们健康成长,获取均衡的营养,在饮食过程中要合理搭配膳食。()7.放在潮湿环境下的面包比放在干燥环境下的面包更容易发霉。()8.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9.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10.在选用食物时,保质期长的要比保质期短的好。()11.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13.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也会增加。()14.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15.为了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我们应该多休息、多睡眠、少运动。()二、选择。1.在面包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面包里含有()。A淀粉B脂肪C蛋白质2.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A水分B脂肪C蛋白质3.下列食物中,含有糖类较多的是()。A鱼虾B青菜C面包4.下面关于合理饮食的话中,()是错误的。A要注意荤素搭配B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C喜欢吃的菜尽量多吃,不喜欢吃的菜尽量少吃5.小明在两块干面包上都放上霉菌,都滴上水,分别装在黑色塑料袋里。然后一块放在冰箱里,一块放在冰箱外。本实验是想验证()对霉菌生长的影响。A水分B温度C阳光6.人在呼吸时,主要吸入的是(),呼出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7.下列的食物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糖类B维生素C矿物质8.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引起的。A温度变化B空气流动C微生物生长9.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A呼吸B心跳C消化10.()可以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磨炼意志,延缓衰老,增强竞争意识。A加强运动B补充营养C经常休息三、填空。1.按先后顺序写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名称。口腔→()→()→()→()→肛门2.下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和运送的示意图,请填空。(1)图中的气体交换器就是(),血液推动器就是()。(2)图中实线箭头所表示的气体是(),虚线箭头所表示的气体是()。(3)思考,当全身各部位需要的气体量和排放的气体量增加时,图中的其他各部位会产生什么变化?气体交换器血液推动器全身各部位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空气和水》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水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白色液体。()2.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基本相同。()4.物质的溶解速度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搅拌等因素的影响。()5.把湿衣服晾在太阳下,不久衣服干了,这种水慢慢消失的现象叫凝结。()6.天空中飘落的雪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7.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8.即使没有水的循环,陆地上的水也足够使人类生存。()9.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流动形成了风。()10.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11.刮北风时,风向标的箭头会指向南方。()12.人们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13.在一段时间里,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都会发生变化。()14.我们只有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到明天的天气情况。()15.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火焰吹灭。()二、选择。1.()是一种专门测量液体体积多少的玻璃仪器。A漏斗B烧瓶C量筒2.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A0℃B37℃C100℃3.水在一般情况下,结冰时的温度是()。A0℃B37℃C100℃4.下列物体中,能在水中溶解的是()。A食盐和氧气B面粉和白糖C油和食盐5.食盐、白糖等固态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6.A固体B晶体C形体7.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采用()的方式分离出来。A沉淀B蒸发C过滤8.正确的过滤方法是()。A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过滤器。C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9.“揭开热水杯的杯盖,杯盖上有许多水珠”,这种现象用图解表示是()。A水→水蒸气B水蒸气→水C水→冰10.水蒸发时,水转化成为()。A固态B液态C气态11.()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A天气B气候C气流12.降水量的多少,常用()来测量。A风向标B雨量器C百叶箱13.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部分进行加热物体。A外焰B内焰C焰心三、作图。1.标出过滤装置中的各部分名称。()()()()()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力与机械》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漂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沉到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2.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向下的,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向上的。()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到的浮力也越大。()4.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下沉,那么它在盐水中也一定下沉。()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6.橡皮筋、弹簧等物体被绞紧或拉长时,会产生弹力。()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状况、运动物体的重量等因素无关。()8.一定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要大。()9.摩擦力在生活中是有害的,我们需要想办法去减小它。()10.杠杆是否能省力,与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相对位置有关。()11.杠杆有的是省力的,如老虎钳;有的是费力的,如镊子。()12.使用轮轴时,在轴上用力比在轮上用力要省力。()13.定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用力方向。()14.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滑轮组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15.自行车上使用了不同的简单机械,并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传递力量。()二、选择。1.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A拉力B摩擦力C反冲力2.()是一种用于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A温度计B弹簧秤C杠杆尺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大小用()来表示。A牛顿B赫兹C千克4.工人们在搬运重物时,往往在重物下垫几根圆钢管,这是因为物体的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A大于B等于C小于5.用吹气的气球推动小车运动时,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前进的。A重力B弹力C反冲力6.橡筋动力小车实验中,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橡筋的()有关。A缠绕圈数B缠绕方向C长度7.在“小车载重量大小对运动快慢的影响”的实验中,只能改变(),其余条件要保持相同。A载重量B拉力C运动距离8.下列的()可以减少摩擦力。A轮胎表面的花纹B往冰雪路面铺沙C在车轮里安装滚动轴承9.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A跷跷板B楼梯C扳手10.把同一物体提高到相同高度,使用()最省力。ABC三、作图。1.用箭头画出水中物体所受到的力。2.画一个省力杠杆,并注明各点的位置。3.组装下面的滑轮组。4.写出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EMBEDPBrush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生物的特征》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2.只有陆生植物的根才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4.凤仙花是一种草本植物。()5.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6.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7.蚕是从蚕卵里孵出来的,刚孵出的小蚕称为蚕蛾。()8.水生动物的身上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9.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2对翅和3对足。()10.只有受精过的青蛙卵才有可能孵化出小蝌蚪。()二、填空。1.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和()两部分。2.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作用。3.一朵完全花由()、()、()、()四部分组成。4.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5.植物的种子由()和()两部分构成。6.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7.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动物。三、选择。1.下面的植物中,会开花、结果的是()。2.A无花果B苔藓C海带3.下面的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A狗尾草B向日葵C樟树4.银杏的叶子是()。A针形叶B扇形叶C心形叶5.一朵南瓜的雌花,它缺少了()部分。A雄蕊B雌蕊C花瓣6.植物种子中,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叶的是()。A胚根B胚芽C子叶7.靠动物的帮助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是()。A苍耳B蒲公英C豌豆8.蚕是蚕蛾的(),蚕蛾是蚕的()。A幼虫B蛹C成虫9.下面动物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发生变态的是()。A蝴蝶B青蛙C鸟10.下面动物中,()不是卵生动物。A蜻蜓B金鱼C海豚11.下面动物中,()不是胎生动物。A啄木鸟B熊猫C袋鼠四、连线。1.将下列植物和它的种子传播方式用直线连接。荷花蒲公英凤仙花野葡萄风传播水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五、作图。1.写出植物花的各部分名称。()()()()雌花雄花单性花两性花不完全花完全花花的分类受精传粉子房柱头花粉雌蕊雄蕊花瓣萼片花的结构光合作用、(蒸腾)针形、扇形……叶片、叶柄支撑、运输、繁殖草质茎、木质茎固定、吸收、繁殖主根和侧根叶的作用叶的分类叶的结构茎的作用茎的分类根的作用根的分类花叶茎根繁殖花的作用果实结构果皮、种子风、水、动物、弹射……种子结构种皮、胚种子传播生物的特征知识结构图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动物生命周期开花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繁殖胎生动物卵生动物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生命过程变态金鱼身体结构金鱼鱼蚕蛾身体结构蚂蚁身体结构昆虫的构造卵、幼虫、蛹、成虫蚕的生长过程蚕动物的特征植物的构造种子果实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生物与环境》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实际上并不是生物。()3.凡是生物,都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4.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5.当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植物生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6.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光照和水分这两个条件不变。()7.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生物,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8.小明画了一条食物链:老鹰→蛇→青蛙→蝴蝶→花。()9.在做生态瓶时,水生植物的数量要与水生动物的数量保持平衡。()10.当水质受到污染时,一些浮游生物会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11.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但可以栽种一些新品种的植物。()12.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13.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但动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影响环境。()14.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所有生物的结构特征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继续生存下去,不会被淘汰。()15.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6.减少丢弃、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17.给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能减少垃圾的数量,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18.水污染大多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重新被利用。()19.防止空气污染,就是要多扫地、多洒水,防止尘土扬起来。()20.人类面临着垃圾和水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加速灭绝等环境问题。()二、选择。1.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A制养者B生产者C消费者2.()不能自行制造养料,而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的养料。A利用者B生产者C消费者3.各种生物之间在食物关系上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4.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5.某个区域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形成稳定和谐的平衡状态,称为()。A生态平衡B生态和谐C生态系统6.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A栖息地B居住地C生活区7.要了解一只小猫在冬季的变化,需要对它进行()观察。A追踪B跟踪C跟随8.()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A使用一次性用品B重新使用C选择精美包装物品9.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要包装一下,从环保角度看,()不合适。A印花绸布B塑料包装纸C纸质包装纸10.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A填埋B焚烧C回收三、简答。1.阅读以下《狼和鹿》故事,回答相应问题。“上世纪初,在美国西部森林里,许多狼正在捕捉可爱的鹿。于是,美国总统下令召集猎人打狼。森林里的狼纷纷丧生在猎人枪口之下。不久,鹿群的数量飞快地增加,从原来的几万只猛增到十几万只。但是几年后,森林渐渐变得憔悴,日益枯黄。更为可怕的是一种怪病在鹿群中蔓延开来,大量的小鹿倒了下去,还有一些则由于饥饿难耐死去。现在,这片难觅狼的踪迹的森林里的鹿反而锐减到了几千只。”(1)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2)请你利用“生态平衡”的知识,解释鹿群的数量最终迅速减少的原因。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声、光、热》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物体在振动。()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3.因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所以在真空中声音也能传播。()4.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后,可引起鼓膜产生振动。()5.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6.太阳、月亮、点燃的火柴、镜子都是光源。()7.物体的颜色越浅,反射光的本领就越强。()8.阳光下的物体的温度,与物体表面的颜色有关,与照射光线的强弱无关。()9.人们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将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10.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折射出许多不同颜色的光。()11.简易的显微镜是由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12.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13.物体温度的上升或下降,说明了物体的热量在增加或减少。()14.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5.常用温度表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6.-8℃比-17℃温度高。()17.夏天在户外架设电线时,应该把电线拉得紧一些。()18.不同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同的,金属的传热性能比塑料差。()19.测量水温时,温度表可以碰到杯底。()20.我们在测量空气温度时,应该等到温度表内的液柱停止升降后再读数。()二、填空。1.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2.光遇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符号()来表示。4.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为(),水结冰的温度为()。5.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这种传热的方式叫()。三、选择。1.橡皮筋拉得越紧,发出的声音()。A越低B越高C越轻2.反射光的本领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镜子、黑纸、白纸B白纸、镜子、黑纸C镜子、白纸、黑纸3.白天旗杆的影子长5米,过了一会,影子变短了,这种现象发生在()。A上午B下午C傍晚4.放大镜是一种(),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5.()是利用了材料的吸热和保温等多种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A土电话B太阳能热水器C潜望镜6.火车铁轨之间留有空隙,所设计的原理是()性质。A金属的热胀冷缩B金属的热缩冷胀C金属传递声音本领强7.热传导本领都很强的物体是()A木头、铝、铁B塑料、泡沫、铜C铝、铜、铁8.测量水温时,下面的()做法是正确的。A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可以碰到容器的底和壁B应该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C要等到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四、作图。1.如果空气会热胀冷缩,请画出实验装置 2.读写下面的温度。可能出现的现象。 写作: 读作: 在烧瓶上倒上热水冷水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宇宙》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1.水钟根据计时方法不同,一般可分为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2.“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滴水孔的大小有关,与出水容器的水位高低无关。()3.摆的摆动快慢主要与摆的重量有关,而摆绳的长短对摆速影响不大。()4.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5.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是自转一周时间的30倍。()6.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造成的。()7.我国是夏天的时候,南半球正是冬天。()8.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9.1609年,牛顿利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开创了天文观测的新纪元。()10.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11.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12.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1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14.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的距离远近也差不多。()15.在没有新证据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说暂时是正确的。()二、填空。1.关于宇宙中心,托勒密提出了()理论,哥白尼提出了()理论。2.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不停地运动,这个假想轴叫()。3.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自()向()公转,公转周期为()。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称为()。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星空划分成不同区域,称为()。三、选择。1.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个时辰。A6B12C24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A6B12C243.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间作为标准的时间,称为()。A统一时间 B北京时间 C标准时间4.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A对比实验B代表实验C模拟实验5.月球的公转周期是()。A1天 B1个月 C1年6.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A昼夜现象 B日食现象 C四季现象7.()属于矮行星。A水星B海王星 C冥王星8.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指向()。A北极星 B太阳 C北斗星9.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探月卫星发射成功。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嫦娥一号10.()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A伽利略 B阿姆斯特朗 C杨利伟三、作图。1.请将下列的月相按从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①②③④⑤我的排列顺序是:()→()→()→()→()2.用直线连接下列星座和它们的名称。天鹅座北斗星(大熊座)天蝎座3.请画出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拱墅区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仅供2008年毕业班使用)1、小学科学教材各册目录三上年级《植物》(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树、各种各样的叶、一片完整的叶)《动物》(寻访小动物、蜗牛、蜗牛和蝗虫、蚂蚁、我的观察研究)《我们自己》(观察身体、我的手、运用感官)《水》(一杯水的观察、各种各样的液体、比较水的多少)《纸》(纸的观察、我来造一张纸、不同用途的纸、做一辆纸车)《米粉和淀粉》(米饭的观察、淀粉的踪迹)三下年级《混合》(混合身边的物质(一、二)、分离混合物、研究土壤)《空气》(了解空气、被压缩的空气、流动的空气、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植物的一生》(种子变成芽、芽长成苗、开花了结果了、果实和种子)《动物的生命周期》(迎接蚕宝宝的诞生、可爱的蚕宝宝、蚕宝宝变成了新模样、蚕的生命周期)《沉和浮》(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造一艘小船)《冷与热》(冷水与热水、热胀冷缩、温度和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四上年级《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怎样生活、形形色色的动物、植物怎样生存、植物的根和茎、形形色色的植物、动物和植物)《溶解》(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分离盐与水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天气》(云和雨、风的观测、气温的变化、我们关心天气)《磁铁》(磁铁的磁性、磁铁的两极、做一个小磁铁、指南针)《声音》(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制作我们的小乐器)四下年级《电》(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我的小灯泡、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电路出故障了、导体与绝缘体、我来做个小开关、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我们选择了什么)《新的生命》(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豌豆荚里的豌豆、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萌发的种子、动物的卵)《食物》(一天的食物、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吃什么和还吃什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面包发霉了、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岩石和矿物》(各种各样的岩石、进一步观察岩石、岩石的组成、怎样观察描述矿物、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岩石矿物和我们)五上年级《生物与环境》(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从实验中获得信息、秋冬季的生物、动物的栖息地、建立栖息地、记录动物的特征、观察到了哪些特征、“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讨论会—生物的生活需要)《在阳光下》(我们知道的太阳、阳光下的影子、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美丽的彩虹、阳光下的物体、光强与光弱、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材料》(研究材料的特征、雨天中的布料、各种材料的“锅”、被“种下”的材料、材料的选择、保护鸡蛋、材料进步的历程、材料的再利用、新材料的畅想)《健康生活》(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饮食和健康、选择健康食品、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健康需要新鲜空气、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运动与健康、让我们的精力更充沛、珍惜健康珍爱生命)五下年级《运动和力》(我们的小车、给小车装上动力、给小车安个螺旋桨、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小车载重、运动与摩擦力(一、二)、控制小车的快慢、设计我们的赛车、制作我们的赛车)《时间》(时间在流逝、在时钟发明之前、夜间的计时器、用水测量时间、做一只水钟、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保持时间的统一、寻找时间的痕迹)《生物与环境(二)》(蔷薇花从、它们是什么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观察生态瓶、显微镜下的生命、改变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地球的运动》(关于时间、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昼夜交替的解释、回顾人们认识地球的历史、怎样证明地球在自转、是清晨还是黄昏、谁最先迎来黎明、极地的白天为什么那么长、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昼夜四季与动植物)六上年级《工具和机械》(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找拱形、做框架、建高塔、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能量》(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生物的多样性》(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六下年级《微小世界》(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放大镜下的晶体、怎样放得更大、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三)、微小世界和我们《物质的变化》(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铁生锈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物质变化和我们)《宇宙》(地球的卫星—月球、月相变化、我们来造“环形山”、日食和月食、太阳系、在星空中(一、二)、探索宇宙)《环境和我们》(一天的垃圾、垃圾的处理、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分类和回收利用、一天的生活用水、污水和污水处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二、小学科学探究学习各册主要目标表目标分类三上年级三下年级四上年级四下年级五上年级五下年级六上年级六下年级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双螺旋结构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的认识观察及观察特征的认识观察记录的认识证据和实验公平性认识理性思考的认识可靠数据的认识证据与结论的关系认识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模型的认识提出探究问题由观察引发观察问题根据观察问题进行观察转化为科学问题问题的选择和评价猜想与假设常见变化的结果预测常见现象成因的猜测借助想象的推测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预测变量引起的变化过程预测现象成因的全面假说借助图表推测后续变化综合性地提出假说制定计划根据目的提出口头计划根据猜测提出口头计划根据问题作出简单计划根据问题作出书面计划运用图、表作书面计划对产品作综合书面设计对实验变量作定量设计初步制定考察计划观察与测量感官特征观察、简单对比观察借助工具观察、显著变化观察变化过程观察、借助事物观察结构观察、专题观察变化定量观察改进工具手段精细观察数据变量影响下的变化定量观察更长期的夜间观察实验与控制借助材料的定性观察实验变化前后的对比观察实验单一变量的简单控制实验多变量控制、简单模拟实验多变量控制、自主定量控制借助模型的观察实验技术与产品设计使用放大镜使用温度计根据提示组装观察仪器组装简单电路、花的解剖标本产品初步设计、使用测力计考虑产品功能和原理的关系在产品中应用多种原理使用显微镜搜集整理信息使用维恩图简单图文记录、柱形图分析查阅书刊、简单表格分析信息简单分类、筛选、甄别图文符号记录、折线图分析将数据转化为证据区域调查、分布图分析信息信度分析、考察信息分析推理与结论由观察事实得出简单结论由观察实验得出简单结论推想同类事物的变化过程由阶段特征推断变化过程由表象特征推理内部属性由模拟现象推断自然现象从资料中寻求问题合理解释利用模型解释自然现象表达与交流口头描述事物外部显著特征口头描述事物显著变化过程用简单示意图表达信息以报告会表述研究成果用图表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用图文、图示、表格表达观点初步用小论文阐释研究结果用数据、图文、模型表达观点科学概念目标生命世界生物个体的显著特征生物个体的生命过程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生物繁殖现象、食物的营养环境影响生物、人的健康生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生物简单分类、环境影响生物环境污染和保护物质世界个体材料的简单认识物质的混合、沉浮、冷热变化物质的溶解、声音、磁现象电与电路光和光能、材料及其变化运动和力机械、电磁、能量、形状与结构微观世界、物质化学变化地球与宇宙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天气(大气)变化岩石和矿物的特征时间、地球运动及其自然现象宇宙现象及探索三、小学科学各学习领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一)生命世界1.植物的特征·凤仙花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人们根据植物茎的软硬程度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叶片和叶柄。·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弹射传播、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2.动物的特征·蚕是从蚕卵里孵出来的。刚孵出的小蚕称为“蚁蚕”。·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吐丝结茧,变成蛹。·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金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身上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变态。·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各种动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3.人体及健康·人的身体外形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人的牙齿按不同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合理搭配膳食才能获取均衡的营养,保证我们的健康成长。·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也会增加。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4.生物及其环境·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生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生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许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动植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具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5.人类与环境·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人们通常用填埋法和焚烧法来处理垃圾,不同的垃圾处理法各有利弊。·减少丢弃、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能减少垃圾的数量,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水污染对我们的健康危害更直接、更大。·大多数污水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重新被利用。·人类面临着垃圾和水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加速灭绝等系列环境问题。(二)物质世界之物质变化1.物质的材料与结构·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它们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等物理性质是不同的。·根据材料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材料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圆顶形和球形是拱形的组合,所以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现代大桥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各具特点。有的大桥综合利用了拱形、框架、拉索各种结构的特点。·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2.水及其变化·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水降到0℃时会开始凝固成冰。·固态的冰升到0℃时会开始融化成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之后会凝结成小水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3.物质的溶解·食盐、白糖等固体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晶体。·物体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也能溶解一定的气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搅拌三个因素的影响。·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水分的方式分离出来。4.物体的运动和力·橡皮筋、弹簧等物体被拉长或绞紧时会产生弹力。·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气球动力小车是被反冲力推动而前进的。·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长度就越长。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大小用“牛顿”来表示。·运动的物体因为摩擦而受到的阻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状况、运动物体的重量等因素有关。·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一定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利也有害。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动力、摩擦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小赛车的性能。5.物体的沉浮·体积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的沉浮状态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本身的体积大小(排开的水量)来实现。·船是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制作的。材质轻、排水量大的船,载重量就大。·在水面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量有关。·物体的沉浮与所浸液体有关。液体溶解了其他物质后,浮力会发生变化。·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时,会下沉,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时,会上浮。6.工具和机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我们应选择合适的工具。·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相对位置有关。·杠杆按是否能省力可分成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轮轴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而组成的,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在提升重物时,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自行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并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传递力量。7.物质的变化·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会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铁会生锈,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种种可见的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铁生锈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三)物质世界之能量表现形式1.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使鼓膜产生振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2.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等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遇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光线越强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人们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将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关。·物体的颜色越浅、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温度就越低。·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了材料的吸热和保温等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简易的显微镜是由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3.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从电源中流出的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就会发光。·导线、电池(电源)和小灯泡(用电器)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叫做电路。·容易导电的物体称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绝缘体。·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电路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4.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温度的上升或下降,说明了物体的热量在增加或减少。·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为37℃、水结冰的温度为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空气以及许多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递。·不同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同的。金属的传热性能比较好。·各种不同材料的吸热和散热能力是不同的。5.磁·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多块磁铁组合在一起,磁铁的磁力会发生变化。·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磁铁摩擦钢针能使钢针具有磁性。6.能量转化·通电后的导线会产生磁力,能使指南针的磁针产生偏转。·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绕线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电动机是利用电产生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产生动力的。·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贮存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四)地球与宇宙世界1.大气及其变化·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会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也可以用风速等级来表示。·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量的多少,常用雨量器来测量。·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在一段时间里,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都会发生变化。2.岩石和矿物·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显著特征是有效描述矿物和识别矿物的基础。·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陆地、海洋、高原、山脉、盆地、峡谷等都是常见的地形。·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变化很猛烈,而有的变化则很缓慢。·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侵蚀。·风化、侵蚀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4.时间的测量·古人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等方法来计时。·水钟根据计时方法不同,分为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滴水孔的大小、出水容器的水位高低等有关。·同一个摆每次摆动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主要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锤位置的改变会影响摆线的长度,从而影响摆的快慢。·摆锤通过摆钟齿轮操纵器来使指针运转的。5.地球运动·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地球围绕地轴做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叫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6.探索宇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运动。·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与月球的公转有关。·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在月球公转过程中,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会发生日食或月食的现象。·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太阳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星空划分成不同区域,称为“星座”。·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五)科学探究技能1.科学探究的认识·真正的观察是有目的的。·持续观察和实地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植物变化的信息。·不干扰小动物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是观察小动物的好办法。·特征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别明显的标志。·在科学观察中,对那些不知名的物体不能用尝的方法来了解它的特征。·要排除某种不恰当的解释,需要充分的证据,而不是仅凭主观的意愿。·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分析假设、制订计划、实验验证、获得结论等过程。·模拟实验、推测等科学探究结果与客观真实是具有一定差距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对地球环境变化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2.科学探究技能·能使用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对简单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能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观察。·能使用尺、温度计、测力计等测量工具来观察事物、获得数据。·能利用拓印的方法制作树叶标本。·能制作简单的植物花的解剖标本。·能组装简单的开关电路。·能正确解剖植物的花、果实、种子。·能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能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能制作铁钉电磁铁。·能绘制简单的结构图、设计图,并用文字、符号等加以说明。·能用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折线图等整理信息。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健康生活》练习卷.doc 《力与机械》练习卷.doc 《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doc 《声、光、热》练习卷.doc 《宇宙》练习卷.doc 《材料与结构和物质的变化》练习卷.doc 《生物与环境》练习卷.doc 《生物的特征》知识结构图.doc 《生物的特征》练习卷.doc 《电、磁、能量》练习卷.doc 《空气和水》练习卷.doc 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