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1.2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课时 本节共 2课时 本课为第2课时 总课时第 5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知道化学对周围物质世界所带来的意义 重点 难点 学会判断“性质”与“变化” 学情 分析 学生 教学 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 准备 PPT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复习巩固 回顾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其文字表达式。 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易错:反应物忘加氧气----但凡条件是点燃的,都要加氧气) 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什么现象?补充:同时也伴随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条件是点燃的要放热,条件是加热的要吸热。) 判断:食物腐败(米饭变馊)、钢铁生锈、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判断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PPT练习 二、学习新课(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PPT展示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 2、①板书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两点(熔点、沸点)、两度(硬度、密度)、三性(水溶性、挥发性、导电导热性)[P12] 板书化学性质:能与。。。反应、可燃性、助燃性 ③应用: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 有刺激性气味, 能溶于水, 能与Hcl反应。【四句话分别描述了碳酸钠的什么性质?】 3、区分性质与变化的不同描述 酒精挥发 二者有区别吗?哪个描述的是性质? 酒精易挥发 哪个又是变化? 4:判断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看关键字:能、可以、易、会、具有---------性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物理or化学变化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三、结束新课 练习册巩固 布置 作业 随堂反馈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札 记 第二节: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判断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找关键字:能、可以、易、会、具有---------性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物理or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