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一、课标分析新课标要求:要描述几种消费心理,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提出:要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要重视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新课标分析: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人性教育。新课标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要求。既要针对学生与教材特点,设计丰富的有时代感的学生活动,又要不流于形式,使课堂教学落实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人性教育。二、教材分析地位:本课是全书的切入点,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单元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同时,本框题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重点、落脚点,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学习消费的有关知识,其目的就在于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科学、合理的消费。知识结构:本框题包括两个目录,第一目录“消费心理面面观”主要是介绍了四种消费心理以及各自的利弊;第二目“做理智的消费者”提出了消费要践行的四个正确原则。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后者是前者的落脚点,也是重点。正因为多样化的消费心理中存在错误观点,强调践行正确消费原则才显得更加必要。重难点分析:(1)本框题的重点是理智消费的四个原则。只有践行了正确的消费原则,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才能落到实处。(2)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本难点不在于知识有多深奥,而是现在学生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再加上家长对于独生子女“有求必应”,浪费之风在学生中大有市场,学生很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认可这个消费原则。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成为空洞说教,落实不到实处,因此是教学中的难点。三、学情分析要做到“以学生学为主”,而非教师的教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就要了解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学习需求:(1)不喜欢空洞说教,喜欢形象生动;(2)不喜欢抽象遥远,喜欢关注身边世事;(3)不喜欢被动灌输,喜欢主动参与;(4)在多元的经济生活中,传统消费观被打破,新的消费观纷繁芜杂,充斥着中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无所适从。学生急需有人帮助他们澄清认识,树立正确消费观。学习现状:(1)在学习上习惯于“被动接受”,探究精神较差,难以调动课堂气氛;(2)追求个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不强;(3)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奔波,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经验不足;(4)生活条件优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缺失。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定义。理解——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艰苦奋斗在今天是不是过时了。运用——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分析,提高比较、鉴别和分析能力;通过模拟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表达表演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从情感上能够意识到奢侈浪费是不合理的,自觉崇尚理性消费,崇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成为理智的消费者。教学策略与方法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学生预习教材,初步了解四种消费心理和四种正确的消费原则。课上: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用体验教学法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设置两个模拟活动:(1)模拟企业广告部的培训课堂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2)模拟买车的家庭会议使学生掌握什么是正确的消费原则。教学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咦,某某同学,你的发型不错,在哪里理的?某某同学,你的鞋子也不错哦,在哪里买的?生:回答略师: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如果有人从来没有买过东西或者从来没有理过头发的,请举一下手。师:看来啊我们的同学既买过东西也理过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些都是消费行为,大家也都是消费者。那说到消费,我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广告,在这里再问问大家,大家平常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你们现在印象中最深刻的广告是哪一个?生:回答略【讲授新课】1、消费心理面面观师:好,那我们看到广告虽多,但是能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却是有它的独特之处的。今天这节课,我就想请我们的同学都来担任一个企业广告部的新员工,为一款新上市的手机设计一则广告创意和一条广告语。请同学们仔细看下面的商品介绍,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创作。多媒体播放:五星公司广告部新员工培训课堂功能先进:顶级显示屏,搭配1200万像素的CCD摄像头,雅马哈音质处理芯片,给用户呈现完美的影音效果;全面支持手机3D游戏;一款内置移动接收芯片的电视手机。个性展示:有香槟金色、粉红色、黑色、白色、蓝色、绿色、黄色七款选择;独特设计全新的90度平滑面板双轴旋屏设计。使用方便:可触摸手写,可持续通话250分钟,连续待机350小时回馈老客户,售价由原定的8999元调整为5999元,市场限量发行5999部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广告语,让学生根据已经预习的知识,将广告语进行归类。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学生的广告语不能全面体现四种消费心理,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广告语,如:五星K99,闵延泽的选择,我的选择(从众心理)买手机,我信赖群众(求实心理)今天你用了没有,我们都用五星K99(从众心理)独一无二的五星K99,独一无二的你(求异心理)有样子,更有面子(攀比心理)让你从此享受被嫉妒的滋味(攀比心理)三星级的价格,五星级的品质(求实心理)……学生做好归类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和利弊进行分析: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 点 评 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有利有弊: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 有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夸耀性 盲目性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提倡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利 态度:值得提倡做理智的消费者模拟一次家庭会议,让学生从孩子的角度为爸爸妈妈买车提些建议,创设四个生活情境,其中贯穿着四种消费原则。模拟家庭会议:在星海会展中心车展逛了一圈之后,一家三口召开了关于买车若干问题的家庭会议。【情境一】妈妈说:昨天邻居小王说,你家怎么还没买车啊。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不行,咱得买车。再说,我单位很多同事都买车了。教师设疑1:你是否赞同妈妈买车的理由?教师引导:妈妈这种消费是不理性的,我们不妨归纳一下,理性消费该怎么做?两个问题使学生顺利指出妈妈存在着一种情绪化消费和从众消费的误区,总结出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情境二】妈妈说:咱家存款不多,买辆十万左右的车吧。爸爸说:买就买个好点的,怎么也得买个二十五六万的,不行就借点钱、贷点款。教师设疑2:你对车的价位有什么想法?教师引导: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这告诉我们怎样做到正确消费?在得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正确观点后,我设置两个讨论问题:问题1:既然我们主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为什么国家还允许鼓励买车贷款消费?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问题2:在美国有越来越多人采用自愿性的拾荒、分享物资、不购物、不工作、居住在废弃空屋中的生活方式。他们称自己为不消费主义者。有人说美国要是多些这样的不消费主义者,就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了,美国经济就有救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讨论得出消费要适度,既要反对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进行的超前消费,也不提倡过分抑制消费,完成这一教学重点。【情境三】在购买大排量车还是小排量车的问题上,爸爸妈妈也各执一词。爸爸更注重汽车的性能、安全,想买大排量车。妈妈坚决主张买小排量车。教师设疑3: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主张买小排量车吗?教师引导计算:国家调整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为一个家庭节省多少开支?教师设疑4:国家为什么实施优惠的政策来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呢?教师设疑5:从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的原因中你能概括出国家鼓励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吗?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借助问题平台学生讨论后得出:发展小排量汽车不仅能够节能减排、减少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压力,还对国家的整个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由于小排量车外形尺寸小、占地空间少,有利于交通疏导,对构建和谐汽车社会有着积极作用。【情境四】请同学们欣赏漫画和动画视频:铺张浪费现象。教师设疑6:铺张浪费现象违背什么消费原则呢?学生回答(略)我国GDP的发展情况年 份 1949 1978 2005GDP总值(亿美元) 179.56 2683 22257(世界排名第四) 注:2005年我国人均GDP列世界第112位。 教师设问:在当今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我国的国情: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情景创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提供的一份课题报告表明,未来20年,中国仍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因。 到2020年,GDP总量可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欧盟而居世界第3位。 教师设问:将来我国更加富裕了,我们还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吗?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首先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人口大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