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第五章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第二课时温度及温度计使用计划学时课时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属于课标内容的第一主题“物质”中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这节课根据大纲要求,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解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第二课时是温度及其温度计的使用,我讲的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基于学生对水的物态及其物态变化及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生活经验和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基础,教科书首先引领学生认识水的三种状态以及相应的物态变化,认识与物态密切相关的物理量-------温度,安排一个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并利用文字、图表等为学生提出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上网查询、自我评价等学习任务。鉴于本章特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开展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学情分析关于温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是学生物理上学习的又一重要测量工具,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及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知温度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科学素养。教学重点1、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教学难点1、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师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主,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阅读自学,质疑,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和交流等方法。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进行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水的三种状态:六种物态变化名称是什么,吸放热情况怎样的水蒸气会随温度的降低变成水,水会随温度的降低变成冰,冰会随温度的升高变成水水处于什么状态,温度是重要因素2分钟出示幻灯片,提问回答问题引出课题为本节课做铺垫温度的概念阅读课本92页,小组讨论学案中活动1的内容。5分钟出示幻灯片,考察学生自学成果学生体验并回答问题读出气温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得出温度的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实验,采用观察、讨论、体验、转换等方法帮助学生弄清温度计的原理及结构,及温度计的使用 物体的冷热程度[]一只手接触冷水,另一只手接触热水,过一会儿,两只手同时插入温水中,如图所示,感受一下,两只手的感觉是一样的吗?说明什么问题?不一样.说明了仅凭感觉器官去判断温度的高低不准确.引出要想准确知道温度,需要用仪器测量----温度计小组合作探究认真阅读课本92~93页《玻璃液体温度计说明书》,根据手中的温度计,完成导学案活动21.温度计由哪些部分组成?2.你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25分钟出示幻灯片,考察小组讨论情况。重点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学生自学学生体验并回答问题学生练习温度计的使用,测量热水和冷水温度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描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区别三种温度计小组活动,对比手中的温度计,学生讨论。填表格6分钟教师提问补充。强调体温计结构及使用学生讨论,填表格通过小组讨论,填表格。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小结小结并巩固2分钟小结及巩固练习学生练习温故知新当堂检测当堂检测5分钟教师巡视学生检测检查本节课学习情况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