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3.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和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递变规律等知识,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点】 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 【教学难点】 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引入新课】 【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见光盘) 展示门捷列夫的图片。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彼此是否有联系?有没有规律可循?早在原子结构被发现之前,科学家们就已经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直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分成几行,使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中,从而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 探究点:元素周期表简介 认真阅读教材第62~63页,仔细观察教材后面的“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答案:如今的元素周期表是把目前已发现并被正式命名的112种元素按照原子核内质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2.试着指出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注: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 【例题】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如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元素 课时2 元素周期表 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 当堂达标 1.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 2.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B ) A.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4.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9.012 ,它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g C.硫的原子序数是16 (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C ;? ②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D (填序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