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Excel中图表的制作和修饰 【教材分析】 《Excel图表的制作和修饰》是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十六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Excel中图表的制作和修饰。 本节课是教材中Excel部分学习的第五课,教材里介绍了绘制图表、编辑图表的方法,内容安排上鼓励学生自己研究、自己去“试一试”。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过Excel中数据的编辑、计算等操作,并有很扎实的word、ppt软件操作的基础。? 学生在地理、数学等学科中接触过一些图表的内容,对图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探索能力,而且敢于动手尝试。 学生对本节课Excel软件区别于word与ppt的特殊操作处可能会不知所措,比如图表数据源的选取等。????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图表的用途,学会制作和编辑图表。能够熟练地创建、调整和修改图表。?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与创新体会自己制作出图表的自豪感,通过与同学的比较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创建与编辑图表。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用任务去驱动学习。让先学会的同学给其他同学进行讲解,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图表的创建。制作图表的“图表向导”命令很容易找到,四步操作也比较清晰明了,但是数据源的选取、系列等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很多学生却不容易作对,制作出来的图表要么者缺少内容、要么没有图形。因此我在课前对这些操作制作了详细的操作步骤,让有困惑的同学可以随时翻看。 【设计思路】 节课内容符合office系列软件操作的一般规律,操作本身比较容易,很多问题稍加提示学生都能独立的去完成,所以我主要选择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的设置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学会如何制作和修饰图表。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思路去独立解决。 引入新课 初体验:插入图表 *难上加难:教师工资表 教学过程 举一反三:四大洋面积图 我的图表我做主:美化工作表 小结与作业 课后反思 引入: 网络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网络的认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们都应该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过滤掉那些消极的信息,提高对网络的正面认识。下面是对某地上网人群进行的一组调查: 网龄 对网络的认识 正面认识 负面认识 1年以内 46.90% 53.10% 1-2年 48.70% 51.30% 2-3年 49.50% 50.50% 3-4年 51.10% 48.90% 4-5年 55.40% 44.60% 5年以上 55.60% 44.40% 网龄与网络认识表 柱形图 折线图 图表:我们所说的图表又叫数据统计分析图表,是图形化反映数据关系的一种形式,它借助点、线、面、体或颜色,结合数轴坐标,表达数据间结构和数量关系,是统计分析数据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初体验:插入图表 试一试: 根据“网龄与网络认识图表”所呈现的数据,绘制图表,描述网龄与网络认识的关系。 具体要求:1)图表类型选择“簇状柱形图”; 2)系列产生在列上; 3)图表标题为“网龄与网络认识”,x轴为“网龄”,y轴为“对网络的认识”; 4)把图表作为对象插入该工作表中。 “插入图表”操作向导 口诀一: 先把数据源选好, 再到“插入”找“图表”, 每步按题要求找, 最后插入工作表。 举一反三: 根据“四大洋面积统计表”,自由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制作图表来分析这组数据,要求至少制作三种类型的图表,并对各种图表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哪种图表能更直观清晰的反应各个大洋间的面积关系。 四大洋面积统计表 大洋名称 大洋面积(万平方千米) 太平洋 18000 印度洋 7500 大西洋 9300 北冰洋 1300 图表类型 特点 柱 形 图 ? 适合用来比较数据的大小、多少等 饼??? 图 ? 适合用来分析数据的比例关系 折 线 图 适合用来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归纳总结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的特点: 我的图标我做主:编辑美化图表 要求:调整图表的大小和位置,对所有图表上的元素都至少有颜色上的更改,让图表更美观的同时更加醒目清晰。 口诀二: 对谁编辑双击谁 按住对象找右键 难上加难 在工作表中根据“姓名”、“基本工资”建立统计图表,要求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图表源数据系列产生在列上,图表标题为教师工资表,不显示图例,作为对象插入到该工作表中。 教师工资表 编号 姓名 性别 系部 职称 工龄 基本工资 职务津贴 1006 常浩 男 土建系 教授 30 2000 260 1001 王明 男 计算机系 副教授 20 1850 200 1005 迟铁军 男 外语系 副教授 22 1800 200 1002 李娟 女 土建系 讲师 15 1600 180 1007 王小华 男 外语系 教授 31 2000 260 1009 陈江园 男 土建系 副教授 25 1860 250 1008 徐儒 男 土建系 助教 13 1300 220 1010 方于 女 外语系 讲师 7 1200 130 1004 张石华 男 计算机系 讲师 12 1100 180 1003 刘玉萍 女 计算机系 助教 5 1500 100 小结: 作业: ? 练习本节“实践与探究”的第1、2题,然后把本节的图表创建成条形图、拆线图、面积图、饼图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本节课主要学习数据图表的创建和编辑。图表是以直观的、点线面构成的图和行与列组成的表来反映数据信息,反映的是数据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不同类型的图表风格是不同的,在表现信息的效果上也是不同的。 反思与感悟: 通过本节课再次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感到惊喜,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种新颖漂亮的图表,很多学生还能够在固定图表类型的基础上去编辑演绎这些图表。这些都驱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大胆的去尝试放手,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去体会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三个主要任务的设置,很好的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乐于自己去寻找答案,乐于找到更多新鲜的内容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很好的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的每一点创新和发现,都会让我欣喜,我乐于见到那些标新立异的作品。 我上信息课一贯的思路是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希望学生们能体会出电脑操作、信息处理的一般规律,善于总结与思考,敢于动手去操作,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更多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让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掉队。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