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2 自然界中的水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时间: 审核: 一、学习目标 : 1.通过对水的天然循环各个环节中水分子的运动的分析,加深对分子特征的理解,进一步学习从分子的角度描述自然现象。 2.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体会分类的思想。 3.通过对净化天然水的试验探究,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二、问题导学:依案扣本 专心自主 (自主学习课本 30 页至 33 页思考下列问题) 1.自学活动天地2—2,自主思考下列问题: (1)水是如何循环的?(从微观角度,结合第一节中的蒸发和冷凝现象) (2)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 实现的,因此它属于 变化。 (3)水的天然循环的意义? 2.(1)水的分布情况如何? (2)水需要净化的原因? 3.结合课本31页实验探究2-2,完成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_______紧贴_______,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指:_______低于_______边缘,_______低于_______边缘; 三靠指:_______紧靠_______,_______靠在_______一边,_______紧靠___________。 (3)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天然淡水通过_______、 ________、 _______等人工净化方法可以转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5.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需要看物质是由_______还是________物质组成的。例如:空气是_______,氧气是_______。 6.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是_______。日常生活中通常用_______的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三、达标反馈:基础达标 能力提升 1.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食盐水 D.自来水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污染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自来水 5.自来水的净化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自然沉淀 B. 砂层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杀菌消毒 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7.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答案 二、问题导学: 1.(1)太阳为水分子提供能量,使其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一些水分子便克服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里,在高空中遇冷凝结成云,云随风飘移,再遇冷又转变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儿,汇入江河湖海,渗进山川土地。 (2)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化学 (3)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为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2.(1)地球上的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是大多数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但水资源非常少,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 (2)天然淡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为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人们需要根据天然水质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 3.(1)烧杯、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 (2)滤纸 漏斗内壁 液面 滤纸 滤纸 漏斗 烧杯口 玻璃棒 玻璃棒 三层滤纸处 漏斗尖端 烧杯内壁 (3)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蒸发、结晶 4.沉降、过滤、灭菌 5.一种 多种 混合物 纯净物 6.肥皂水 软水 硬水 三、达标反馈: 1—5:BBDCD 6—7: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