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4.2.3 氧气 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时间: 审核: 一、学习目标 :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包括药品、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分析。 二、问题导学:依案扣本 专心自主 (自主学习课本 93 页至 94 页思考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请写出下列反应事实的文字表达式 ①通过加热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固体氯化钾和氧气 ②加热固体高锰酸钾得到固体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和氧气 2.图1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写出各种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F 3.实验步骤:①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 ②连接装置之后,应先 ; ③固定试管,试管口应 ,为了 ; ④点酒精灯加热,先将试管 加热,然后将酒精灯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⑤收集氧气; ⑥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思考:①图2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与图1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②图3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使用长颈漏斗时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③请尝试总结出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④排水法与排空气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三、达标反馈:基础达标 能力提升 1.下列方法都可用于制取氧气,但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它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C.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图操作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灌的水 B.集气瓶中灌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来制取一瓶比较纯净地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理由为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 (2)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 答案 二、问题导学: 1.①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 D导管 E集气瓶 F水槽 3.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④均匀 4.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导管口塞了一团棉花;阻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导致导管阻塞。 ②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口处逸出。 ③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制取的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④排空气法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2)操作较为方便 缺点:(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排水法优点:(1)易于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缺点:(1)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2)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三、达标反馈: 1—2:CB (1)A 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 C (2) A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