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4.1.1 空气的成分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时间: 审核: 学习目标 : 1.通过分析空气的组成,在深入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物质分类观; 2.通过追寻科学家研究空气成分的足迹,能设计实验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二、问题导学:依案扣本 专心自学阅读教材第78-79页,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教材P78的图示可看出:现在的空气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其次是 。另外,还含有 等。 2. 阅读观察课本【实验探究4-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V1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V2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V3 反应消耗的氧气体积 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 50ml 15ml 2ml (3)实验数据: (4)实验结论: (5)选用的实验用品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6)此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 该实验只是粗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一种方法,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或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 (8)为什么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三、达标反馈:基础达标 能力提升 1.最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舍勒 B. 拉瓦锡 C. 普利斯特里 D.道尔顿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下列气体中不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氦气 B.氖气 C.氮气 D.氩气 4.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进行了大胆改进,选用容积为3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按正确的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0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 (2)实验中,先夹紧弹簧夹,当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后,再移开酒精灯并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慢慢前移,最终到约为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最后测定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原因)。 答案 问题导学: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少量其他气体 (1)铜+氧气 氧化铜 硬质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注射器内的体积减少。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V1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V2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V3 反应消耗的氧气体积 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 50ml 15ml 2ml 13ml 20.0% 空气是混合物,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①药品只能与氧气反应 ②不产生新的气体 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到某一刻度处,连接好装置,再往外拉一下,发现活塞又回到原刻度,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A.仪器必须密闭 B.铜粉的量要充足(使氧气完全反应。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C.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使氧气充分反应。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等冷却后再测量剩余气体体积(准确测量,否则使剩余气体体积偏大,氧气体积偏小,测量氧气体积分数偏小) E.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要足够,保证氧气反应完全。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F.反应后,气球内的气体要挤出。否则使容器内剩余体积偏小,测得氧气体积偏大,结果偏大。 (8)氧气被完全消耗且没生成新的气体后,还有剩余气体存在。 三、达标反馈: 1—4:BACA 5.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3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