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加强对“密度是物质属性”的理解,会根据密度知识选用材料和对物质进行判断;2.根据题目要求,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联系生活实际,会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相关判断,如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的。4.通过对改进“测量密度方法”的讨论,培养分析能力,体验物理学习的思想方法和乐趣。二、教学重难点密度知识的应用(含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相关计算、相关判断)三、教学过程1.课堂活动:讨论测量金属螺母密度的方法和步骤。(学习小组合作,注意规范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问题思考:是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引导学生从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分析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2.讨论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与步骤。(用部分测量法测量液体的密度)问题思考:如何减小测量误差?是先测量质量还是先测体积呢?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无论是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都有“不如意的地方”,进而归纳出“测其中一部分液体的密度”的正确方法。3.鉴别物质和选用材料。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认识。利用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属性,不仅能鉴别________,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材料,如制造飞机选用,制造机器底座选用4.进行相关计算。例题一:食用油瓶标签标有“5L”字样,表明油的体积是____________。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由公式____________推断,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___。例题二:有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1千克,问瓶子的容积是多大?最多能装多少密度为0.8克/厘米3的油?5.利用密度知识可以进行一些快速判断(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如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等等)例题:有一个铜球,体积是30厘米3,质量是240克,判断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四、达标练习1.用四只相同的空饮料瓶,分别盛装盐水、纯水、酒精和汽油,装满后质量最大的是A.盐水B.纯水C.酒精D.汽油2.小明设计测量食用醋密度的方案是:(1)用天平测量空量筒的质量;(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醋,测得醋的体积;(3)用天平测得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该测量步骤的评价可取的是A.所测得醋的体积肯定不准确,没有价值B.实验步骤合理,能测得醋的密度C.测得的醋的密度偏大,估测便可D.测量醋的密度偏小,实验结果不可信3.小明在爸爸的帮助下,通过实验测得家里的水缸能装0.36m3的水。(1)小明从密度表查得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则满水缸里的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________kg,冰的体积是________m3.(2)冬天室外的水管或水缸会发生破裂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写序号)。A.水的凝固点较低B.水凝固时体积增大C.水是热的不良导体D.水凝固时放出热量4.小华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1。B.计算石块的密度。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2。(图2)D.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按正确的实验过程帮助小明排列实验序号________。(2)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当右盘有2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天平平衡,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3)用细绳系住石块放入盛有48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_kg/m3。(4)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课:初中物理中的密度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不容易掌握。在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现象,加强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如平时所讲的“油比水轻”。同时加强密度知识的应用也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好的做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