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是:从生活中来,走到社会中去。对学生来讲就是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物理,仔细观察皆学问。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由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既让学生加深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性质的理解,又让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情分析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就能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但是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一种新方法,即排水法(占据空间等效替代法),对于怎样具体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学生可能不是很容易想到的,所以这一环节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固体的质量。2、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3、能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过程方法1、通过实验方案的选择,分析体会实验步骤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影响。2、在探究测量固体密度的过程中,体会排水法(占据空间等效替代法)测量固体体积。3、通过探究活动掌握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技能,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1、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2、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及如何减小实验误差。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分析法、归纳法相结合。教具准备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待测物块、细线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播放幻灯片首页,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猜想图中闪闪发光的物品是什么。学生对教师提问进行纠错。播放视频。提问:如果将来我们有一个类似这样的物品,如何鉴定?通过上节课学习,大家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物质的什么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观察图片,提出猜想:钻石。进行纠错。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密度。通过纠错环节使学生巩固光源及光的反射等概念。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节课的重要意义,同时体现出物理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忆巩固:1、密度的公式?2、在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器材是什么?通过图片回忆天平使用方法。3、如何测量物体体积?刻度尺测体积具有局限性,如何测量液体或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回答问题。回忆。回答:刻度尺。思考问题。回顾密度的概念,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知道本节知识的原理。新课:一、量筒的使用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得出信息。量筒使用注意事项(结合刻度尺、温度计等)二、测量液体的密度1、提供测液体密度的两种方案,供学生选择。2、展示方案一具体实验步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进行巡视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错误。3、安排小组派出代表汇报数据。纠正测量、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观察量筒,得出信息。选择方案,并说明理由。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相应计算。小组代表将实验数据填到课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方案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从而体现出科学严谨实验态度的重要性。实验步骤以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更利于学生理解,方便操作。4、对各小组所求数据进行整理。三、测量固体的密度1、提问:如何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2、展示方法,提出排水法(占据空间等效替代法)。3、提供测固体密度的两种方案,供学生选择。4、展示方案一具体实验步骤,并安排学生参照上次数据表格对本次数据表格进行设计,并进行填写。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进行巡视,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错误。5、安排小组派代表汇报数据。纠正测量、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6、对小组设计表格进行评价,对各小组所填数据进行整理7、提问:大家能否对玻璃和钻石进行区分?如何获得玻璃与钻石的密度?8.要求学生课后针对本节课进行实验记录单填写。课后拓展:思考:如何测量漂在水面上物块的体积,从而计算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作业:查询钻石与玻璃的密度。思考上述课后拓展内容。完成实验记录单。求三组密度的平均值。思考,说出方法。选择方案,并说明理由。小组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所设计表格内,并进行相应计算。小组代表将实验数据填到课件中。求三组密度的平均值。学生课后在网上查询钻石与玻璃的密度。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提供方案体验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培养学生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的意识。小组实验的进行更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能力。对本节视频中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及发散思维,同时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及运用。教学反思学法以探究为主,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而本班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又比较薄弱,因此没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使自主探究受到一定的约束。同时测量液体体积方案中,若由学生触摸烧杯内壁,从而感知烧杯内壁存有水珠会造成误差,这样更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实验方案对实验结论所造成的影响,认识科学的严谨性。《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永清县刘街乡中学王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