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功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时安排1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探究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功,知道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知道功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2.能根据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会用公式计算功的大小。[重点难点分析功的概念和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功的计算。教学流程安排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二次备课)教学后记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特点,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章的“功”来讲。下面让我们来看两个情境,猜一猜哪个做功大?起重机拉着货物匀速上升比较(1)(3):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时,拉力越大,做功越多起重机拉着货物匀速上升比较(1)(2):在拉力相同时,力的方向上的距离越大,做功越多通过这两个情境,你觉得功与什么有关?功的大小与力和距离有关,那么物理学上是如何来定义功的呢?新课教学:什么是功?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W=Fs3、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W=FsJNm4、焦耳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5、即:1J=1N·m6、1J的功有多大呢?你从地上拿起一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在这过程中你对鸡蛋所做的功大约为1J一本物理书掉在地面上,你将它捡起来放到课桌子上,在这个过程中你对物理书做功为多大呢?例题、陈杰同学将质量为10Kg的水桶从离井口3m深处提到井口(如图所示).在这过程中,陈杰对水桶做了多少功?F=G=mg=10kg×9.8N/kg=98Ns=3mW=Fs=98N×3m=294J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拉力哪一次所做的功多?三辆汽车用相同的大小的牵引力和速度行驶,甲沿上坡路,乙沿水平路,丙沿下坡路,都行驶相同的时间,哪辆车的牵引力做的功多?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力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5m,则在此过程中,(1)拉力所做的功等于______J,(2)重力所做的功等于______J.计算之前首先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功了吗?我们来看公式,你觉得做功必要条件是什么?由公式W=Fs可知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2)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这两个条件是严格的,缺一不可!1、请你判断他们做功了吗(图11-28)?女孩做功了女孩不做功司机不做功运动员不做功判断(1)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2)人提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提力对重物做了功。(3)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4)小球在光滑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桌子的支持力对小球做了功。3、判断搬运工在平地上行走,他对货物向上的支持力对货物做功吗?若此人扛着货物上楼,他对货物向上的支持力对货物做功吗?4、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有力无距离B、有距离无力C、有力有距离,但力垂直距离我们来看例题。1、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力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5m,则在此过程中(1)拉力所做的功等于______J,(2)重力所做的功等于______J.2、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3.下列哪种情况中作用力对物体做了功()A.用50N的力提着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10米B.男子举重运动员举着重1700N的杠铃停留3秒C.用50N的力提着书包从一楼走到三楼D.铅球受到手的推力,离手后通过9米距离下面我们来以两道题作为本节课的结束(10m)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动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J,物体的重力做功是____J。(50N)(100N)2、起重机把重为1000N的货物竖直提高2m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1m.起重机钢绳拉力做了_____功A.1000J B.2000JC.3000J D.不能确定迅速导入新课,进入主题两个情景设置有利于学生对影响功的大小因素有一个感性认识学生自学课本14页中什么是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介绍焦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激励学生向科学家学习1J的功有多大呢?用生活中的鸡蛋、物理书学生功的大小理解,同时引出功的计算例题讲解,并板书,同时注意g的取值!这两道例题来巩固功的定义,当力F相同、距离s相同时,所做的功相同用题目来引导学生在计算之前首先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由公式出发引出做功的必要条件小组讨论,并分析,首先1、有没有力?2、力的方向?3、有距离吗?4、距离在什么方向上?师生共同总结呼应前面的问题,解决前面的疑点例题教学,选项逐个分析由C选项,引出测量人爬楼做的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师生共同解答注重过程分析提醒学生注意简单机械的工作特点同时引入新课,两个情景交换一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分析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对刚刚的情景加以巩固,学生更容易理解功的公式学生在猜测过程和计算过程中体会功的大小板书解题的格式,规范解题通过这两道例题,培养学生审题意识,抓住有效因素,来解题。用题目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用这四个问题来思索做功了吗,理清思维的顺序,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实例判断之后总结不做功的情况,效果更好!学生更加深刻明白:计算功之前,要进行判断做功了吗?进一步训练学生对做功条件的理解学生讨论如何测量人爬楼做的功,将本节课引入高潮,学生思维进一步被激发!两道练习很好的涵盖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试金石练习安排1、下列实际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人肩上扛着重物,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B.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头顶稳稳地停留3s的过程中C.人手提着重物,在斜坡上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D.人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了10m的过程中2、观察图片,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是否对物体做了功?⑴司机用力推汽车,但汽车纹丝不动;⑵足球在草地上滚了一段距离;⑶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⑷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3、在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起重机把重为1000N的货物竖直提高2m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1m.起重机钢绳拉力做了多少功A.1000J B.2000JC.3000J D.不能确定5、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牛的力,将10牛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米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A、750焦B、300焦C、450焦D、06、下列哪种情况中作用力对物体做了功()A.用50N的力提着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10米B.男子举重运动员举着重1700N的杠铃停留3秒C.用50N的力提着书包从一楼走到三楼D.铅球受到手的推力,离手后通过9米距离板书设计一、功1、定义:2、公式:W=Fs3、单位:焦耳(J)1J=1N·m二、做功必要条件1、F2、S三、不做功1、FS=02、F=0S3、F垂直S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年级主任复核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