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如此驾车
感悟人生
视频导入
思考:视频中的司机违法了哪些规则?请你猜想该车结局。对你有什么启示?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能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知识目标: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理解怎样遵章守法。
学习目标
【重点】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难点】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重点提要
1
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定义?
2
违法行为的含义?
3
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4
5
法不可违的原因?
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6
违法无小事
第一板块
法律的社会作用
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引作用
必须做而未做
不应当做而做了
评价作用
违法行为
社会规则大比拼
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随着社会进步而形成的认知和行为共性的或者说达成共识的基本规范
法律
法律是国家为主体层面,制定的治理、管理国家的依据、规定条款。
纪律
纪律是一个团体或组织制定的便于管理而制定的条款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知识点1:法不可违的原因?或(法律的社会作用?)
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高速路疯狂倒车
感悟人生
案例分析
8月27日,一辆黑色轿车在沈海高速上倒车,被交警查获。驾驶员杨女士说,她驾车离开前一个高速服务区后,发现孩子没有上车,于是不顾一切在高速路上倒车。最终,杨女士被记12分,罚款200元。警方提示:如遇到此类情况,可拨打12122求助。
电子商务
思考:杨女士为什么会被处罚,她这种行为有什么后果?

知识点2:违法行为的含义?
答: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类别
定义
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知识点3:违法行为的类别和定义?
违法行为的类别
感悟人生
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
结合课本48页,说说小王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2020年2月,小李想捐赠一批口罩,联系到了小王。
小李直接转了10万元给小王,小王爽快答应:“老板你放心吧,半个月内肯定到货”!
一个月过去了,连口罩的影子都没有,小李于是报警。经警方调查,原来小王也被骗了,钱已经转给了其他的经销商,经销商没有兑现承诺。
在派出所主持下,小王给小李出具了10万元的欠条,承诺一个星期内偿还。但小王只偿还了2万元,故小李诉至法院。
庭审中,被告小王态度诚恳,表示自己不是诈骗行为,尚拖欠8万元口罩款属实。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原告同意与被告调解,被告当庭支付2万元。并约定每月支付5000元直至8万元欠款全部偿清为止。
????
民事违法行为:
含义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承担的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违反的法律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如《民法典》。
对社会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
1
2
3
4
违法行为的类别
感悟人生
探究分享
电子商务
思考:司机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会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近日,辽宁锦州一司机边开车边把身体探出窗外。锦州交警称,该司机由于心情不好,将身体探出窗外吹风,有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和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交警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给予其罚款70元,记两分的处罚。
????
行政违法行为:
含义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承担的责任
受到行政制裁:
①行政处分: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②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

违反的法律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如《治安管理处罚法》。
对社会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
1
2
3
4
违法行为的类别
感悟人生
探究分享
电子商务
思考:郭某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郭某鹏,河南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隐瞒出境史造成40多人被隔离观察。4月3日,郭某鹏被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郭某鹏认罪认罚。
????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含义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承担的责任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承担刑事责任
违反的法律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对社会的危害
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对社会的危害大。
1
2
3
4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责任
危害程度
按社会危害程度分类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法律规范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民事责任
刑罚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违法行为的类别
2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规范
共同点
任何
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
民事法律:《民法典》
刑事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行政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法、税法、环境保护法、工商管理条例
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
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
(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
(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小技巧
如何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别?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绝对的界限
违法行为
犯罪
行为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治安管理
处罚条例
一般违法
行为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
刑法
犯罪行为
请你判断——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1、张某与李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张某一怒之下,把李某打成重任,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赔偿李某相关损失。
2、小刘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并由家长赔偿损失。
3、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4、小波的爸爸开车闯红灯。
5、张强伙同他人抢劫银行巨款。
6、陈某多次委托南宁某公司代订航空机票。然而,他十几次往返全国各地作空中飞行,却长期恶意拖欠代付机票款。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第二板块
四平警事
感悟人生
影视片段
思考:视频中属于哪类违法行为,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此类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
殴打他人
  谎报险情、传播谣言、殴打他人、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都是违反治安管理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它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相关链接P49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必背单句)
知识链接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4、侵犯公私财物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6、违反消防管理
7、违反交通管理
8、违反户口或者居民身份证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知识点4: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探究与分享
P50
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镜头二: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都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民事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照相馆擅自将他人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3)
民事权利
财产权
人身权
物权
债权
继承权
生命权
健康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婚姻自主权等。
(1)合同,又称契约,是由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协议。
知识链接
民事违法行为三大类:一是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
二是侵犯国家、集体财产的。
三是侵犯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知识点4: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知识点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规范自己行为
预防行政违法行为
预防民事违法行为
教师寄语
违反法律无小事。
行政违法受制裁
民事违法要担责
遵章守法促和谐
法不可违
法律的规范作用
违法行为的含义
如何警惕
违法行为的分类
身边的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1、所谓违法行为,是指(

①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
③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④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
②④
C
随堂练习
2、根据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可将它们分为(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和刑事违法行为
C
C
3、16岁的王某,多次在校外聚集社会青年,抢夺学生的财物多达1000多元,王某因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王某的行为是(

A、违反校规的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4、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过被传销、诈骗电话骚扰的经历。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违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内容。这体现了(
)
A.公民享有知识产权
B.我国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C.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D.国家对保护公民隐私负有全责
B
5、某网民通过论坛、微博等平台,传播“发生恐怖袭击”的谣言,被行政拘留十天。这启示我们(

①应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③要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④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